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国学院国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复习方面,主要参考资料包括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命题人讲真题》、《1000题》、《命题人知识点提要》以及他的《肖四》和《肖八》,还有《肖秀荣的押题班资料》。此外,《风中劲草》、20天20题和蒋中挺的最后5套卷也是常见的预测题集。关键在于,选择题必须保证单选不超过一题错误,多选也不超过一题,否则取得高分将变得困难。我从3月份起开始研读肖秀荣的书籍,首先是从《知识点精讲精练》入手。接着,我进行了《1000题》的练习。由于我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专业课程的学习,跟随老师的步伐学习政治确实让我省了不少力气,这个策略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看完第一遍后,我在复习时特别关注哲学部分,因为其余内容往往与时事紧密相关,仅靠看书可能效果有限。9月大纲发布后,我购入了新的大纲并再次温习了一遍。进入后期,我购买了蒋中挺的时政和预测题,还有肖秀荣和任汝芬的资料(后者给我的感觉较为普通,其“最后四套题”更像是十套题,一个知识点常常对应多个题目)。尽管这些预测题并不完全与真题相同,但大多数内容仍然命中了考试要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练习个人觉得历年真题就够了。众所周知,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重要性显而易见。大概从4月底开始做阅读,总共大概做了3遍,近年份的可以多刷,最后可以留一两套靠前模拟。在做真题的时候心态一定要放平,不要看重对错,目的在于练习、积累和掌握做题方法。第一遍重点在于积累生词,分析文章里的长难句和内容,每一篇阅读都要仔细地研究,生词可以找个笔记本记下来反复记忆。第二遍重点在于理清文章的结构还有选项的设置,自己试着分析,然后照着解析来就行,黄皮书写的还是不错的。第三遍重点在于研究选项,做多了就会发现,问法和问题的布局都是有规律的,前面的问题可能比较简单,从文章可以直接读出来或者归纳出来,后面的问题可能难度大一些,需要对整个文章结构和内容的总体把握。我在做真题的时候都总结了重点题型的问法和答题思路,做多了就能找到常考的问题,黄皮书解析上也会有总结,但比较分散,不方便集中复习,自己整理的时候也是巩固,特别是考前,看一下还是非常有效果。完型的分值不大,我当时也没好好研究,大概是暑假后面做真题就带着练。当然要是想考高分,还是要好好研究一下。新题型也不难,其实背好单词做好阅读对这些都很有帮助,后面不会花费太多精力的。再就是作文,大概从10月份开始看高分写作,多背!自己可以分类型整理一下模板,拿真题练习一下,总之就是多背尽量多写多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古代汉语基础,这是理解国学的关键。它涵盖了汉字的起源、演变,以及古汉语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用法。我发现,熟读《诗经》、《楚辞》等经典文献,不仅提升阅读能力,更能深入理解古人的思想世界。掌握基本的文言文句式和虚词用法,如“之”、“其”、“于”的多义性,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凭翻译古文练习来巩固知识,也尝试自己创作一些文言文小段落,这样既锻炼了应用能力,也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语言学与文献学,这是一门需综合运用知识的学科。它要求对古代文献有深入的理解,并能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主要凭研读《说文解字》、《方言》等典籍,以及现代的语言学理论书籍,比如《汉语史纲要》,来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我还会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参加研讨会议,以保持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对文献的学习,不仅仅是读懂文字,更关键的是理解和解读其中的文化内涵,这就需在广泛阅读的,也要有深度思考。
在复习备考阶段,我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一次性记忆过多造成混淆。我会把学习内容分为小块,每天攻克一部分,定期回顾,确保知识的巩固。对难点,我会积极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讨论和交流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