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民俗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社会学院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上海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从八月下旬开始准备的,八月下旬到九月初,马原这部分可以听课,毛中特思修近代史等看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就可以啦~九月初回到学校开始看肖老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每晚用时两个小时~看完一章知识点做一章的练习题,做1000题我建议把自己选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别写在书上,做完以后对答案,把做错的以及不会的都在书上用自动铅笔圈出来,弄清楚正确答案的缘由,不要放过小的知识点,以及自己凭感觉选对的题,也要认真对待!第一遍完了以后我又回过头来看了一遍毛中特和马原的重点部分,大概在十一月底完成知识点复习和做题。这个时候可以买来《风中劲草》再过一遍知识点,风中劲草的知识点总结更精炼一些,适合用来巩固之前第一遍的复习。然后就是做第二遍《1000题》,只挑第一遍做错的做就行,重点放在马原毛中特和史纲上,思修可以适当重视一下。复习风中劲草一个小时,做题四十分钟,二十分钟对答案,记答案里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用了一个周左右,接下来就是做肖八啦,一共八套卷,选择题要认认真真做,大题有时间的话可以看看答案是怎么组织的~还有蒋中挺的《五套卷》这个也是在这段时间做的。然后就是十二月十号左右了吧,开始背徐涛的《小黄书》知识点还是挺多的,再往后就是肖四,我们给政治的时间就要多啦,至少两小时,我是给了三个小时,大题真的让我头疼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一定要多做几遍!一遍是不行的,至少两遍,肖八肖四的选择题都是精华,谁不做谁吃亏。肖四的大题一定要背,一共四套卷,每套五道大题,两天一套,八天背完,回过头来再背一遍,一直背到24号晚上。期间我把小黄书和肖四可以结合起来,互通有无。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重在积累,缺乏足够的词汇量会让考研阅读变得极其艰难。对于真题教材,你可以随意挑选,许多人推崇丁晓钟,但我认为关键还在于个人的理解能力,一旦你能读懂文章,那些繁复的解析反而显得有些多余(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得到理解)。真正掌握好真题,考研英语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一个小贴士:英语一的阅读选择题有一定的规律性,但英语二或某些特殊试卷可能并不遵循固定规律!今年我就因为发现选项与规律不符,错误地修改了三个原本正确的答案,所以请大家务必留意这一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民俗学,这是一个深入研究人类集体习俗、信仰、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学科。复习时,我着重理解了民俗的基本概念,如民俗的定义、分类、形成和发展规律。我阅读了大量的案例分析,以了解民俗现象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特别强调的是,理解民俗的功能性和象征性是非常关键的,这需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去思考。掌握田野调查的方法和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帮助我理解和收集民俗资料,也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民间文学的学习则更侧重于文本解读和故事分析。我花费大量时间研读各类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等,理解它们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尤其要注意的是,民间文学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民俗、历史、地理等因素紧密相连,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十分重要。在复习中,我会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份文本,以培养多元化的思考能力。
再者,这两门课程都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我深入研读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著作,如布罗代尔的历史长时段理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以及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等,这些理论框架为我理解和解析民俗与民间文学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读、思、写”是核心。大量的阅读积累知识,深度的思考能提升理解,写作则是将所学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我经常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以此巩固记忆并促进理解。参与讨论和分享也是极好的学习方式,它检验理解是否准确,也能启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