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提出央企五年内建立科学高效的董事会,更好发挥外部董事作用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09月25日 15:12:05

记者 辛圆

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消息,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日前提出,到2029年在中央企业集团和各级应建董事会的子企业全面建立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

张玉卓在9月19-20日的会议上强调,“构建科学”是基础。要遵循公司治理的一般规律,坚持从国有企业实际出发,因企制宜选择治理模式,分类施策建设董事会,准确把握董事会的“有限功能”,明晰外部董事职责,选优配强外部董事,实现董事会与其他各治理主体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决策理性”是核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产业、行业、企业特点,深刻把握科技创新规律,深刻把握机遇与风险,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相统一,坚决防止冲动决策、平庸决策两个极端,确保最终决策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运行高效”是保障。要突出效率效果导向,厘清不同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健全完善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决策、董事会授权决策、董事会决议督促执行等程序,促进不同治理主体良性互动,提升公司治理整体效能。

长期跟踪研究国有企业的分析人士指出,央企董事会建设是完善央企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从管资产为主到管资本为主的新型国资监管体系的重要前提。会议的最大看点是“明晰外部董事职责,选优配强外部董事”。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界面新闻表示,“科学”面对的问题就是各家央企董事会的定位及董事会成员的组成,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外部董事的构成。

国资国企改革专家周丽莎说,外部董事作为企业领导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促进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外部董事的引入,可以增加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减少内部人控制的风险,为企业的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她表示,为了更好地发挥外部董事的作用,需要强化对他们的规范管理和履职支撑,包括建立健全外部董事的选聘、评价、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同时,还要为外部董事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支持,使他们能够全面了解企业运营情况,有效参与决策和监督。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表示,虽然央企董事会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国资委的目的是希望推动科学构建中央企业治理架构,科学搭建董事会班子,从而确保中央企业董事会在实际治理框架下高效运作,并理性进行战略制定和重大决策。”刘兴国说,这有助于提升中央企业治理能力、决策效率和战略科学性,进而增强其竞争力。

上述会议还提到,深化集团董事会建设,因企施策加强子企业董事会建设,优化上市公司董事会运行机制,理顺治理关系,厘清权责边界。科学优化董事会功能定位,坚持和完善董事会定战略、作决策、防风险的核心职责,强化董事会监督作用。

周丽莎指出,当前董事会在运行层面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决策效率与灵活性问题,部分国企董事会在决策上普遍存在着程序冗繁的问题,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二是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一些企业的董事会监督机制可能还不够健全,导致对经理层等执行层的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存在内部人控制、决策风险增加等问题。三是信息透明度不高,如果企业内部信息流通不畅,董事会成员难以全面了解企业运营情况,就会影响其监督职能的发挥。

除上述问题,她提到,董事会功能定位与权责边界不清晰的问题也需要关注。部分企业对董事会的功能定位不够清晰,导致董事会与党委(党组)、经理层之间的职责划分不明确,存在职能交叉或空白地带。如果董事会成员对自身的权责范围不明确,就可能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产生推诿扯皮现象,降低公司治理效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