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余秀华“起舞”,《万吨月色》用舞蹈剧场再现诗歌
诗人余秀华因身体限制每天“摇摇晃晃”走人间路的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跳舞,而且即将登上专业剧场的舞台,成为一名舞者。
《万吨月色》海报
9月25日,余秀华诗歌舞蹈剧场《万吨月色》世界首演在上海YOUNG剧场正式发布。这部作品集结了国际知名舞蹈制作人、本项目的导演法鲁克·乔杜里(Farooq Chaudhry)、编舞及舞者董继兰、李可华、影视戏剧演员天蓝(Tian Chaudhry)以及风铃制作(Fengling Productions)、孔雀当代舞团等国内外众多艺术家和艺术团队。
《万吨月色》将从余秀华的诗歌出发,融合诗词、舞蹈与视觉设计等语言,而诗人本身也将和一众舞者一起登台,在舞台上挑战生命的无限可能。
今年11月,该作品将正式亮相上海YOUNG剧场,在“2024秋是国际戏剧季”完成世界首演。
“摇摇晃晃”的当代诗人成为舞者
“把拳头打在生活的利刃上,才能接住,满山堕叶”,发布会开场,余秀华现场朗读了她极具个人特色的诗歌《初秋了》。
余秀华
一场国际连线随后在剧场进行。“嗨,余,我喜欢你今天的白裙子”,“你好,我喜欢你的黑皮肤。”开场的相互寒暄,余秀华和远在英国的该剧导演法鲁克,就以这样亲切而幽默的问候开始。因为这个项目的合作,两人私下已经成为了非常熟悉的好友。
风铃制作艺术总监、《万吨月色》导演法鲁克是一位自小在英国长大的巴基斯坦后裔。2000年,他以制作人的身份与编舞家阿库汉姆共同创办舞团,2016年开始成为杨丽萍工作室的国际创意制作人。拥有40年舞蹈经验的他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多次将中国舞者推上国际舞台。
2017年,法鲁克偶然读到了余秀华的诗,被她寻求内心和外界接纳时的脆弱和挣扎深深触动,也勾连起了自己少时在阴影中蛰伏的日子。他介绍自己想做这个作品的初心,“我有一个移民的背景,就是因为这样的身份,我对于人与人之间构建连接的这件事情非常的热忱。我想这个作品正好是给了我这样一个契机,然后把我两件我非常热爱的事情能够结合起来,就是诗歌和舞蹈。”
于是,他来到余秀华生活的湖南乡下,在村庄里生活了好几个星期,希望能邀请诗人余秀华踏上一趟特别的旅程。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能够参与跳舞这个事儿,直到法鲁克和夫人来到我家,在我们村子和我接触了好几个星期,他觉得有可能性,所以我们才继续这么久的合作。”余秀华在发布会现场表示。虽然是自己从未尝试过的挑战和经历,她还是欣然加入了。
作为中国当代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余秀华的人生充满故事。由于身患缺陷,她没有办法上大学或找到工作,只能早早地步入家人安排好的婚姻,诗歌成为她找寻生活的唯一出口。2014年,余秀华的诗歌作品经《诗刊》发布后意外走红,引发广泛关注,2015年诗集《月光落在我左手上》总销量超过40万册,打破了过去20年中国诗歌的销售记录。
“这个项目能成,一方面是源自法鲁克和艺术家们非常认真的坚持跟不断的创意,另外一方面来自余秀华老师的开放。她认为自己不光是一个作家。”在现场,最早接到这个邀请的余秀华经纪人胡涛说道:“我觉得余老师没有觉得自己被作家的身份束缚住了,她觉得自己可以是网红,也可以是舞者。”
胡涛坦言,最初接触到这个项目的想法,大家起初也都不太相信她能够跳舞,“我也有些怀疑,但最后,她用这个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可以的。”
法鲁克邀请余秀华去到了伦敦排练。但对余秀华而言,先天的身体局限,让她长时间站立与行走已然足够消耗力气,跳舞这件事似乎成了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她需要从“负”基础开始训练四肢,每天一遍又一遍地克服身体障碍,努力达成一个舞者应该达成的动作展示。有好几次,她觉得自己的动作没跟上,影响了其他演员,然后就很自责,在现场哭了。
《万吨月色》排练照片(摄影©Laurent Hou罗鸿)
一路见证了这个历程的胡涛说,“从那一刻开始,我想说,她真正成为一个舞者。她意识到舞者都有崩溃的时刻,都有自我谴责的时候,所以我觉得这个瞬间还是挺美妙的。我觉得余老师他其实用他自己的生命和写作证明了,她一直在突破自我,能够在各种可能性的边界上去游走,这点是很了不起的。”
余秀华告诉胡涛,和女性舞者一起排练,其实也是她生平第一次和女性有那么多亲密的身体接触。“身体的风暴可能跟他内心的风暴是有连接的。所以我觉得它的生命力可能会把你引向不同的方向,很多可能性。”
回忆起排练落泪的经历时,余秀华说“我时常觉得自己是渺小的,所以从不强求一定要给观众带去些什么,但跳舞的时候还是会想尽我所能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
而对于收获了“舞者”这个全新的身份,余秀华谈道:“诗歌就像一双翅膀,帮助我飞向不可预知的广阔天地。我知道另一个版本的我已经蛰伏在阴影中,随时准备挺身而出。当诗歌再次与身体相遇时,我渴望看到这种想象之旅将如何在舞台上展开。”
《万吨月色》将开启世界巡演
《万吨月色》以诗起舞,在舞蹈之外融合了余秀华小而美的诗歌作品,它们将作为舞蹈的文本基础,在这场演出中探讨生活在“阴影”中的人应该如何拥抱脆弱,与自我和解。
演出会以多种方式呈现7首余秀华的诗歌,其中3首是她为了这部剧特别创作的,而《万吨月色》的剧名也来源于其中的一首诗——《决心》。“我的万吨月色已经沉入海底,但还不够;在你之前,我已经写下千篇情书,这些哪够?”
演出中,余秀华将与两名专业舞者共同登台,用舞蹈“朗读”一首首唯美的诗歌。两名舞者的贴近与对峙,象征着余秀华内心光明与黑暗的拉扯与碰撞,带领观众共同探索余秀华身上绽放的生命力,以及每个人都会存在的矛盾性和二元性。
在整个舞台设计中,“影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这也是法鲁克和余秀华对于作品的共识。“我们觉得‘影子’是一个很有象征性的标志和隐喻,它体现了一种不被看见的状态,又非常有存在感,是非常的真实的一种存在。”
对于如何把诗歌和舞蹈结合,法鲁克介绍说,“这个诗歌是中文书写的,我们先把它翻译成英文,又找了一位英国的手语演员,把这个诗歌翻译成手语的动作,再通过编舞把这些动作编排成舞蹈动作,然后舞蹈演员再进行创作和表演。”
“我一直认为其实当代的舞蹈跟当代的诗歌两者之间是有很多的共通性的,它们可以说是同一种语言。如果我们去看一个芭蕾舞剧,可能更像是在看一部小说;而如果我们去看一段当代舞的话,更多的就是像在阅读一个诗歌。”法鲁克表示。
YOUNG剧场节目总监包含也认为,诗歌的表达工具是文字,但诗歌抵达的却是文字无法抵达的地方,可以把《万吨月色》看作余秀华诗歌的一个译本,它是一部在过程中的、有生命的、开放的作品。
《万吨月色》主创做客首演发布会
据悉,上海国际首演之后,该剧开启世界巡演的行程,导演法鲁克在现场表示:“希望这部作品是给予整个世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