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电视售后服务网点查询电话维修《2024汇总》圆桌|联黎部队遇袭,以色列与国际社会“为敌”,联合国失效了吗?
“我们会留在这里,我们依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来到黎巴嫩南部,在这一区域保持国际社会的存在、让联合国的旗帜树立在这里很重要。”10月14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发言人泰嫩蒂在社交平台X上写道。
自10月10日以来,以色列军队不断袭击联黎部队并造成多名维和人员受伤,引发国际社会普遍愤慨。参与向联黎部队派遣维和人员的40个国家日前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以军针对维和人员的袭击,强调“这种行为必须立即停止”。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4日在一段视频中否认以军故意针对联黎部队。13日,他曾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喊话,称为了(联黎部队)自身安全,应将联黎部队撤出黎巴嫩南部交战区域。
随着这一40国参与的维和部队被卷入冲突之中,以色列愈发滑向与国际社会“为敌”的状态。法国总统马克龙15日公开向内塔尼亚胡喊话称,后者不应忘记以色列是根据一项联合国决议建立的,敦促以色列遵守联合国决议。内塔尼亚胡回应称,以色列是在1948年的阿以战争中建立的,而不是因为联合国决议。
内塔尼亚胡对联合国机制常年诟病,称联大通过的多项决议都针对以色列。在此基础上,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冲突非但没有解决,反而逐渐升级。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几位研究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中外学者进行了采访,学者们普遍提到,联合国对于中东议题的处置,暴露了这个国家间政府组织长期以来的内部问题,大国的影响力和对规则的不尊重导致联合国机制时常难以有效运转。
然而对于当前的国际社会而言,联合国依旧是缓和局势冲突不可缺少的角色,而想要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不可缺少,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推动和平。联黎部队自1978年设立以来,一定程度上稳定了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局势,但其权力受限,往往“有力使不上”。
张贵洪 复旦大学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和平大学特聘教授
高桥宗瑠(Takahashi Saul) 大阪女学院大学人权与和平研究教授、前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巴勒斯坦被占区办公室副主任
卡尔库利(Marina Calculli) 巴黎政治学院国际关系教授,主攻中东安全、政治暴力、宗教和世俗思想在世界政治中的作用
萨索利(Marco Sassòli)日内瓦大学国际法教授、国际法学家委员会(ICJ)委员、国际人道法领域专家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7日,美国纽约,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上,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发表讲话。图 视觉中国
联黎部队为何遭袭击?
澎湃新闻:以色列此次袭击联黎部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以色列军方指出,真主党利用联合国观察哨和民居作为掩护,修建军事设施并对以色列的隐蔽阵地发起攻击。以色列声称袭击联黎部队是因为其驻守地点附近有真主党的隧道,如何评价以色列这一表态?
张贵洪:以色列攻击的目标不是联黎部队,因为这没有必要,也没有任何好处。很大可能是以色列在打击真主党时伤及联黎部队。联黎部队周围就有真主党的武装力量和武器设备。但无论如何,给联黎部分造成损伤是不应该的。
高桥宗瑠:“蓝线”(黎以两国临时边界)下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真主党的隧道,但这绝不能成为以色列袭击联合国维和部队的理由。以色列攻击联黎部队,因为他们想确保当地没有国际观察员发现其袭击平民、导致平民流离失所等其他暴行。这与以色列在开始军事进攻(加沙)时,总是不遗余力地杀害(巴勒斯坦)记者、攻击加沙的电力供应(从而导致难以使用互联网和手机)的原因相同:他们想确保外界没有人能看到他们正在犯下的可怕罪行。
卡尔库利:我认为这是一个可耻的借口,类似于我们在加沙看到的情况,以色列几乎将每个人都视为人盾和合法目标,却没有提供证据。重要的是,即使真主党躲在附近,以色列也应该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保护维和人员,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成为占领军(即以军)的目标。
萨索利:这是以色列在其袭击杀死平民时的通常说法,我不知道在这件事中,这种情况是否属实。我预计联黎部队至少会报告此类违规行为,但我没有看到任何这样的报告。我必须补充一点,以色列把所有在真主党所在地区的平民和维和人员看作人盾,这在国际法上是错误的。以色列要求真主党战士离开黎巴嫩南部,平民和维和人员可以留下来。在与真主党作战时,以色列要考虑到他们的存在。
澎湃新闻:联黎部队自1978年冲突后设立以来,黎巴嫩与以色列在之后又发生了数次冲突,如何看待和评价联黎部队的作用?
张贵洪:联黎部队是联合国部署的维和部队中时间最长的一个。联黎部队在稳定黎国内局势和结束内战上发挥了一些作用。但由于黎南部主要由真主党这一特殊的武装组织控制,又有外部力量的支持,且真主党的主要袭击目标是以色列,联黎部队有授权限制,往往“有力不能使”或“有力使不上”。
高桥宗瑠:通常来说,与联合国和国际法一样,联黎部队只有在强大的联合国成员国允许的情况下才能有效。由于强大的西方国家希望继续允许以色列犯下国际罪行而不受惩罚,且实际上正在支持以色列帝国主义的努力,他们拒绝提供联黎部队所需的支持。
卡尔库利:自联黎部队成立之初,以色列就表示反对。以色列当时以及现在仍然认为,这是其殖民黎巴嫩南部野心的障碍。尽管联黎部队从未阻止以色列对黎南部的占领,但在结束占领方面发挥了作用,因为联黎部队监督侵犯行为,并最终代表了呼吁结束以色列占领的第425号决议。此外,联黎部队还监督以色列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的行为,这是以色列不接受的,因为该国反对各类外部审查。
萨索利:联黎部队既无法阻止以色列的攻击和入侵,也无法解除真主党的武装,或阻碍该组织从黎巴嫩南部进攻以色列。然而,联黎部队设法在长期内缓解了紧张局势,在各方之间建立了一些对话,并帮助了当地平民。
中东和平前景渺茫
澎湃新闻:在联黎部队设立之后,真主党在黎巴嫩南部多次对以色列发动袭击,以色列也多次表示联合国在十几年来一直通过针对以色列的决议,称联合国是“反犹太主义的沼泽”,如何看待和评价联合国多年所做的“维和”的努力?
张贵洪: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方式之一,有成功也有失败;成本巨大,成效不一。联合国最早部署和时间最长的维和行动就在中东。但中东地区安全问题复杂,联合国在中东的维和行动总体来说效果不大。至于联合国通过多项针对以色列的决议,这是因为联大投票是一国一票,以色列面对众多的阿拉伯国家,虽然有军事上的优势,但政治上完全处于劣势。
高桥宗瑠:以色列的首选是提出对反犹太主义的虚假指控,这不仅针对联合国,而且针对任何批评其种族灭绝政策的人。联合国通过针对以色列的决议,因为以色列连续违反国际法,对巴勒斯坦人犯下种族灭绝罪,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这与反犹太主义无关,除了以色列人或美国的原教旨主义基督教团体之外,没有人认真对待以色列的这些虚假指控。
卡尔库利:联黎部队是在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之后以新形式出现的一项行动。在2006年由联合国安理会投票表决之前,已获得以色列和黎巴嫩的批准。毫无疑问,真主党违反了联合国第1701号决议,但几乎每天以色列同样都在违反这个决议。以色列与联合国的问题不是反犹太主义,这是一个可耻且毫无根据的指控。让以色列感到不安的是,联合国有义务处于他们存在的地方,对以色列(和其他国家)侵犯和犯罪的真相进行监督。
萨索利:的确,在类似的侵犯行为上,各国在联合国批评以色列更为频繁,但(以色列的)侵犯行为的确存在。我不认为(以色列的)这一指控对联黎部队来说是正确的。例如,意大利是联黎部队的主要出兵国之一,该国政府相当支持以色列,不持反犹太主义。为什么(联黎部队的)意大利士兵在黎巴嫩南部时,会变得反以色列?
澎湃新闻:以目前巴以、黎以局势为例,如果联合国现行通过的文本和决议侧重带来政治,而非实质性影响,从长远看这是否难以推动中东地区实现和平?
张贵洪:中东地区问题的复杂性之一在于,与以色列直接对抗和冲突的是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这样的非国家行为体,而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又得到一些主权国家的实质性支持。联合国是一个政府间国际组织,无法对非国家行为体直接采取行动,或采取行动的效果也不好。当然,为什么有这些非国家行为体的武装组织,又是与一些中东国家的国内局势和该地区长期难以得到解决的阿以争端分不开的。
高桥宗瑠:总的来说,如果世界大国拒绝以任何有意义的措施予以支持,那么国际决议和国际法将继续没有影响。西方痴迷于将这些法律应用于其对手,例如俄罗斯,但在以色列问题上对维护法治没有兴趣。
卡尔库利:不幸的是,和平的前景已经越来越渺茫。这些战争不仅会影响地区内的国家,还会影响大国。
萨索利:事实上,现在想要实现和平比13个月前(注:指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要困难得多,内塔尼亚胡和哈马斯都不想要和平,而是想要消灭另一方。至于其他国家,他们还没有准备好做出对南非或前南斯拉夫那样的制裁来施加真正的压力。
国际秩序应得到各国尊重
澎湃新闻:国际法院的咨询意见、联合国大会决议等均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只有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的文本、国际法院的判决和命令有法律约束力,且无法保证这些有法律约束力的文本会对一个国家产生多大的法律和政治影响。现在中东地区待解的问题之一,是否在于文本的法律约束力?在无法确保法律约束力的前提下,该如何维护现行的国际秩序?
张贵洪:联大决议有政治上和道德上的约束力,安理会决议有强制执行性,国际法院判决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因此,不同的文本,其影响力是不同的,并且也取决于成员国对文本的接受程度。乐观的是,多数成员国对这些决议和判决是尊重和接受的。至于少数国家无视决议和判决,应推动成员国在开展双边关系时和采取集体行动让其付出一定的代价。
高桥宗瑠:简而言之,当前的全球秩序不能再保留。加沙的种族灭绝和以色列的有罪不罚,暴露了西方主导的全球秩序是建立在虚伪和双重标准之上的。目前的国际制度根本没有合法性。我不认为联合国会在短期内完全关闭,但随着我们走向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联合国将慢慢失去其作为解决争端的主要国际平台的作用,而是仅仅变为一个组织。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联合国,特别是安理会,是为了保护西方大国的利益而构建的。
卡尔库利:只要国际行为者,尤其是大国,遵守或至少尊重法律,国际法就会发挥作用。问题不在于我们在法律本身中可能找到或找不到的保证,而在于美国正在积极阻止安理会和所有其他国际机构的事实。
萨索利:的确,判决具有法律约束力,咨询意见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国际政治现实中,没有集中的执行系统,有无约束力的区别并不那么重要。安理会可以对以色列(和其他违反国际法的国家)采取具有约束力的制裁,但经常被常任理事国(在以色列问题上就是美国)的否决所阻止,因此这被指控在采取制裁问题上会出现双重标准。
国际法没有为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提供解决方案,但如果国际法得到尊重,和平就会更容易实现。为了实现和平,双方必须承认对方主张的合法性,并准备好做出痛苦的让步。
澎湃新闻:近年来,多国领导人批评联合国解决冲突不力,非但起不到实质效果,反而加剧问题的存在,联合国在全球层面的治理面临困境的同时,区域治理方兴未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下的联合国机制?
张贵洪:联合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联合国又是万万不能的。国际社会的基础是主权国家,联合国不是世界政府。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这些年来联合国在预防冲突和建设和平方面进行了大量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
冷战结束后,冲突的性质和特点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的安全机制需要进行变革和转型。但冲突难以解决甚至加剧,责任不在联合国,而首先在相关国家的政府和领导。其实,联合国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取决于大国的合作和协调,以及成员国的支持和配合。同时,相比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在倡导全球规范、推动全球议程、开展全球治理方面更有优势和空间。
萨索利:联合国只能做其成员国和成员国领导人希望它做的事情,有时候,不同国家的人民也不希望它能更有效(运转),否则会限制他们的主权决定。即便如此,没有联合国的世界可能会比有联合国的更糟,因为其成员国可能变得更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