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车票将退出历史舞台。爱收集车票的女孩碎掉了,有人大学四年买了1斤火车票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10月24日 09:39:02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铁集团联合发布公告:11 月 1 日起,我国铁路客运领域将推广使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为旅客和单位报销铁路客票提供便利。

由于当前铁路客运采用纸质车票作为报销凭证,这也意味着,纸质车票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自 2020 年 6 月 20 日,随着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起,纸质车票实际已经淡出了很多人的生活。但迄今为止,有需要的旅客仍可在车站窗口或自助售票机打出纸质车票。

作为过渡,未来一段时间将采用 " 纸电并行 " 的报销模式。但到 2025 年 9 月 30 日,纸质报销凭证就将彻底消亡。电子发票让报销程序更为便利,很大程度上也节约了社会资源,但对于一些人而言,纸质车票的意义远非一张报销凭证,而是人生的一种记录。它既代表了回家的路,也象征着远方的梦,让一段回忆、一段感情有了可触摸的实体。

记者和纸质车票的收集者们聊了聊,听他们讲述自己和车票的故事。

爱收集车票的女孩狠狠地碎掉了

" 这些年收藏的既是火车票,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自从 2020 年 6 月开始全面推广电子客票起,网友 " 之 " 就预感到,自己迟早要告别纸质车票了。前几日,有朋友在微信聊天群里分享了有关电子发票的新闻后," 之 " 整理出自己这些年用过的车票发布到网上。" 爱收集车票的小女孩狠狠地碎掉了 ",她写道。

" 之 " 在网上发布了自己这些年收集的车票

" 之 " 告诉我们,自己从大学时代开始收集火车票。她的大学在河南新乡,人生中第一次火车出游是和发小两人去开封。

" 新乡离开封很近,车票也便宜,十几块钱。" 回来以后,她将车票仔细收好," 从这时候便决定,以后每张火车票都要保留下来,因为我从小就有收集的爱好。"

大学时代总是穷游居多,出行很少坐高铁,飞机更是不在考虑范围内。印象最深刻的两次火车出行是去武汉和南京,买的都是夜火车的硬座票

去武汉单程将近 10 个小时,去南京的时间则更长。四个同学两两对坐,一路叽喳雀跃。坐到屁股硌得慌,就站起来到衔接两节车厢的过道里站上一会儿。兴奋到根本不想睡觉,到了目的地,一放下行李就开启了 " 特种兵 " 模式。虽然熬了一整夜,一天还是能走上两三万步。

" 现在想想那段岁月特别美好,有大把时间,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大三,大家四散实习;大四,遭逢特殊时期没能回去见上一面。工作以后,再想天南地北聚到一起就更难实现了。"

后来," 之 " 恋爱了。她和男友异地三年多,两人约定要将彼此坐火车去见对方的车票留下来,日后作为纪念。

然后," 之 " 告诉了我们自己和男友之间的距离。大学毕业后,她在苏州工作,男友在呼和浩特读研,直线距离近 1620 公里。

如果全程选择普快列车,则耗时最久,单程需 27 小时以上。但价格也最便宜,不到 300 元。

对于工作不久无甚积蓄的 " 之 " 以及没有收入的男友而言,普快或者动车是最优选。但路上来回就是两天多,费时也耗神。于是他们很多时候会坐火车去一个中点会和,连带在当地旅游。

在 " 之 " 的这段恋爱中,火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因为火车,无形中为两人的这段关系抹上了一层浪漫色彩。因为内心的急切和火车的慢速形成了一种冲突,放大了两人对于见面的期待。这种效果是飞机和高铁都达不到的。

" 之 " 回忆,自己刚工作那年的七夕,一走出公司,猛一抬头看到男友捧着花出现在自己面前。" 当时真的超级感动,因为前几天他还说自己在忙课题,又见不上了。"

工作后时间受限,因此大部分时候都是男友克服学业压力和路程辛苦,坚定地走向自己。" 他经常会熬夜拼命赶课题,就是为了过来和我见一面。"

她感慨,自己这些年收藏的既是火车票,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它们当时的温度被封存在了这张小小的纸质车票里。

一万元一斤的火车票

" 车票是纪念,也是见证——自我成长的见证。"

听说纸质车票即将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后,应届毕业生小尹翻出了自己在大学四年收藏的火车票。它们装满了两册各可以放下 240 张名片的名片夹,以及一个塑料大碗。他粗算一下,这些车票加在一起应该不下于 700 张。

他随后登录 12306 查看,发现自己四年间购票的总金额超过了一万元。" 一万元一斤的火车票!" 他宣布。

小尹大学四年用过的车票

坐火车旅行是一种特殊的奢侈,和钱有一点关系,但和时间更密切相关,因此这种奢侈只属于大学生。大学之前是没时间加没钱,大学之后则是没时间。很少有踏上了工作岗位的人还选择搭乘火车旅行的方式了,假期本身就难得,花一两天来赶路也太不值当了。

让小尹感到庆幸的是,他利用四年大学时光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我喜欢坐火车旅行,尤其喜欢那种窗户可以打开的绿皮车。" 慢车载着没有心事的小尹慢悠悠地晃荡," 我有很多次在上课的时候就计划出行方案,然后逃课去当‘特种兵’。这样不好,大家别学我,但是,真的很快乐呀。整个大学期间,我把自己想去的地方都去了,每次都会专门打印车票留作纪念。"

十多天的旅行留下三十多张车票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的一次单人旅行,他从大学所在地德阳出发,一路搭乘快车、动车和城际动车,花了十来天时间逛遍了云南和广西。留下三十多张车票,既是纪念,又是一种见证——自我成长的见证。

火车把他带到了云南屏边的火车集市,人们把摊头摆到了铁轨上,那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在白河镇的烧烤摊上,他吃到了一元一串的人生至味。可是当他再买一串时,发现至味竟然来自于鸡的屁股部位;在北海老街,他走啊走,在路的尽头,一片大海毫无预兆地撞进他的视野 ……

把脚走断,把鞋走烂,多看看世界

当大多的同学忙于找工作或者潜心考研时,他庆幸在生命的这个阶段,自己已经走过了这么多地方。他走过的地方越多,越发现自己尚未去过的地方更多。他想:世界那么大,要把脚走断,把鞋走烂。

201 张火车票拼凑出的人生

"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网友 " 王怀恩漫游人间 " 在社交平台上,用 201 张火车票拼凑出了自己的小半生。

2008 年,他从家乡绥化来到北京上学。从哈尔滨中转,票价 78 元。这天是 9 月 2 日,那辆于上午 09:55 分发车的硬座特快把来自东北边陲小镇的少年带到祖国首都,他即将迎来自己崭新的人生。

那些年里,他更多搭乘的是从绥化直抵北京的绿皮车。20 个小时的行程中," 绿皮火车穿过茫茫的夜色,车厢内昏昏沉沉。"

有一回," 隔壁座的姑娘睡着了压在我的肩膀上,我一分一秒地计算着抵达的时间,那份难熬至今难忘。"

这些年积累下最多的就是故乡和北京之间往返的车票,开始的时候车票是红色的,后来变成了蓝色。然而蓝票褪色很快,反而是年头更久远的红票上的字迹依然清清楚楚。

十多年来的车票,记录了他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第一次:

2012 年 5 月,T31 次特快列车载着他从北京出发,第一次去夜爬泰山;2015 年 7 月,他从哈尔滨搭乘 K7041 次快车,坐了 20 小时硬座第一次去到了尚未因舞厅而火的漠河;

2016 年 7 月,在云南结束骑行后的他从昆明站上车,坐 Z162 次直达快车回到北京,买的是张硬卧票,路上花了 36 个小时;而此前两个月,他人生中第一次登上了华山。

2017 年,他沿着苏东坡的人生足迹,从北京南站出发,踏上了 " 寻迹苏东坡之旅 "。第一站经青岛中转前往诸城,然后一路南下。在 20 天内游走了扬州、苏州、杭州、湖州和黄冈等地。最后一站的车票,如今字迹已经几乎褪尽;

2017 年的另一场重要旅行,是新疆的 33 天独自旅行。

2022 年,第一次带着爸妈旅行;

2023 年 10 月 22 日,他在原平站最后一次取了纸质车票。

纸质车票记录的那些 " 第一次 "

这几天在摆弄过去的车票时,他的脑中不断蹦出朴树那首歌里的歌词:"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 闲鱼 " 上有人做起了二手票生意

自从全面推广电子客票以来,纸质车票如今最重要的用途就是供出差人士作为报销凭证使用。此外,有一部分热衷于收藏车票、注重人生仪式感的人群,还是习惯每次出行时在柜台或机器上打印纸质车票,用以保存。此次全面实行电子发票的消息宣布后,最受冲击的就是这部分车票收藏者。

虽然电子发票也可以打印出来保存,但在大家看来,无论质感和触感都不同于往日的车票了。

在 " 闲鱼 " 等平台上,可以看到不少人已经做起了旧火车票的生意。账号为 " 铁路票友会 " 的网友以 150 元 /100 张的价格出售已经绝版的红色无实名火车票。

在二手车票的市场上,红色车票往往比蓝色车票更有收藏价值。一张今年 4 月的红色车票可以卖到 10 元。而 20 多年前的红色老车票,更是被喊到 22 张 360 元的价格。

保存自己用过的车票是为了纪念人生中的一段经历,但收购别人用过的车票价值何在?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有这种收藏癖的人并不罕见。

而二手市场上红票更值钱的原因在于,它们往往可以比蓝票保存的时间更久,且久得多。

因为蓝票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特殊的蓝色热敏纸,蓝色部分受热变黑,因此售票机内运用高温针状探头触及蓝票表面使之变色显示出各种所需信息。由于性质不稳定,褪色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网友们因此戏称这种蓝票为 " 褪色蓝 ",针对 " 褪色蓝 " 车票,只能用过塑机进行塑封,才能长久保存。

当网上一部分人哀叹纸质车票即将到来的 " 寿终正寝 " 时,也有不少人表达了相反的态度:中国的火车票本身就更迭频繁,并没有哪一款特别具有代表性,因此特别值得惋惜的。

早年的卡片式车票

新中国成立以来,火车票经过了多次更新迭代。

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第一代客票——卡片式常备客票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1979 年,中国铁路首批计算机打印客票 I 型票出现。尽管当时一台计算机只能带动一台制票机在一个窗口进行单窗口售票,但引发了中国铁路售检票系统的巨大变革。

2008 年,软纸客票发展为磁介质客票 ……

再到如今的电子客票,及至电子发票,有关火车票的每一次变革都见证了科技进步,和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而在时代前进的脚步中,一些怀旧的情绪注定只能飘散在风中了。

来源:新闻晨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