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总书记为何要求答好这一“融合命题”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10月31日 12:27:02

联播 +10 月 28 日,二十届中央政治局以 " 建设文化强国 " 为题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 "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 "," 着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回顾文化发展历程,文化领域的发展变革无不与科技进步息息相关。

从 " 铅与火 " 助力图书、报刊蓬勃发展,到 " 光与电 " 催生广播、电视等行业繁荣,再到 " 数与网 " 带来网络视听、数字文旅等新业态发展,科学技术始终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与科技正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推动二者融合发展,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怀有浓厚文化情怀的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并重视这一 " 融合 " 命题,早在地方工作时,他就为其倾心注力。

" 这一构想很好,值得为此努力。"2005 年 7 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大学与浙江省文物局关于汇编出版两岸故宫博物院宋画藏品等建议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在他的关心推动下,《宋画全集》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 由此发端。

历经近 20 载,"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 共编纂出版 60 卷 226 册,收录绘画作品 12400 余件,拍摄高精度底片 23000 多张。习近平对 " 大系 " 全程支持,项目的每一个关键点、每一段攻坚期,他都亲自引领、亲力推动。

2019 年 1 月 29 日,上海,市民在 " 千里江山图科技艺术展 " 上参观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的 AR 全景展示并打卡拍照。

国宝重光,皇皇大观。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科技深度交融,穿越时空阻隔,打造跨越千年、融合多幅精品的沉浸式画境空间。《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历代绘画经典从历史中 " 走出来 ",在光影中 " 活起来 "。" 大系 " 为中国古代绘画精品建立准确、详细的数字化档案,成功实现了我国古代绘画艺术从物质形态向数字形态的衍生与转化。

" 敦煌我一直是向往的。"2019 年 8 月,在甘肃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敦煌研究院,了解敦煌文物保护和学术研究情况。他提出," 要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等高技术手段,推动流散海外的敦煌遗书等文物的数字化回归,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共享 "。

30 个洞窟整窟高清图像和全景漫游节目实现全球共享;" 云游敦煌 " 微信小程序吸引超过 2 亿人次参与线上互动;数字敦煌文化大使 " 伽瑶 " 上线 …… 敦煌研究院成功建立起一整套文物数字化采集、加工、存储、展示等关键技术体系,汇聚了海量数字化资源。

2022 年 5 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高度肯定科技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现在,我们运用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化学、地学、物理学等前沿学科的最新技术分析我国古代遗存,使中华文明探源有了坚实的科技分析依据,拓展了我们对中国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认知。"

2022 年 6 月 28 日,四川德阳,三星堆 7 号祭祀坑发掘现场。

" 考古方舱 " 恒温恒湿,确保文物发掘露出后环境最小干预。24 小时记录的高清影像让考古发掘的每一个瞬间都可随时倒查。从 " 沉睡三千年,再醒惊天下 " 的三星堆遗址到重见天日的清代晚期木质沉船 " 长江口二号 ",从一代代考古工作者 " 手铲释天书 " 到各种 " 黑科技 " 大显身手 …… 数字技术助力文物 " 重获新生 ",多维度回答 " 何以中国 "。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考察时强调:" 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

2021 年," 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 " 被写入 " 十四五 " 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将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作为推进战略实施的八大重点任务之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 ",为加快推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进一步指引方向。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2023 年 9 月 23 日,第 19 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最后一棒火炬手汪顺和 " 数字火炬手 " 在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

近些年,从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的视觉盛宴,到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内,元代龙泉窑青瓷砚滴,化身一叶扁舟悠游于蓝天碧波间;从文化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品牌 IP,到文保单位采用数字技术对历史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 …… 科技赋能,文化出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推动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 16 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 5239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7.1 个百分点。

此次集体学习中,总书记强调 " 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 "" 提升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域治理能力 ",为答好文化与科技 " 融合 " 这一命题提供了进一步指引。

文化是岁月的沉淀,科技代表时代前沿。以科技赋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