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之声|了解老年人健身需求后,委员建议加强运动场馆适老化建设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5年01月14日 16:57:03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健”的服务需求日益凸显。

在2025年上海两会期间,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主任胡耀敏在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老年群体的健身与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转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他们更加注重生命的质量,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老年科主任胡耀敏。受访者 供图

胡耀敏坦言,运动健身有助于老年人增强身体健康、降低疾病风险、改善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有资料显示,人在50岁后,每年会流失1%至2%的肌肉。肌肉含量减少、肌肉乏力会让很多中老年人工作、生活受限,极大影响晚年幸福感。尤其是随着骨密度降低,肌肉不能为骨骼提供足够支撑,特别容易发生应力性骨折。而通过体育健身来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这一点老年人已经逐步认识到了”。

但胡耀敏也指出,当前,老年人在体育健身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体育场馆数量不足、设施不完善、缺乏适老化设计等问题尤为突出,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体育健身需求,胡耀敏在此次两会召开前做过一项线上线下的调研,线上调研了2000余名老人的健康与运动需求,线下则走访了上海的部分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社区健身场所、体育场馆等,从而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方面,老年人健身场所难以满足当下的需求,他们的健身场地主要依赖社区和公共体育场地,而商业性质的健身房等场所,由于价格高昂,年龄准入门槛高,由于担心安全风险,不少场所会拒绝60岁以上老人进入,另一方面,现有的体育场馆设施大多未能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缺乏适老化设计,导致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胡耀敏说。

对此,在2025年上海两会中,胡耀敏递交了一份《加速推进适老化运动场馆及队伍建设,为老年人健康幸福生活持续“加码”》的提案。

胡耀敏对此建议,一是要加强体育场馆适老化建设,鼓励商业体育场馆参照公益场馆开放形式错峰利用闲置空间,为老年人提供更多健身场所,同时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能级,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增设安全扶手、舒适的休息区域等,有条件的区域设计残障活动区,对现有体育场馆进行适老化改造,增加适合老年人的运动项目和课程。同时,组建多领域多学科专家团队,为老年人提供一套科学、系统的专业科学健身方案。

同时,她也建议,要建立老年人健身保险机制,为老年人在健身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提供保障,“社会保险公司可推出针对老年人的健身保险产品,覆盖老年人在体育场馆内因健身活动导致的意外伤害医疗费用及残疾、死亡等风险。如设立专属健身健康储蓄账户、家庭健身共享保险等”。

她还建议,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完善体育场馆适老化配套服务,“建议在适老化体育场所内布置监控设施和人员值班,同时联动就近社区医疗机构,定期、定点让有足够资质的医护人员上门培训和宣传处置意外事件的快速响应,建立应急绿色通道,便于意外发生后及时救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