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两会|养老服务人才短缺,代表委员建议:提升待遇、创新服务
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我国对养老护理员的需求达到600万名,但目前相关从业人员只有50万名。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如何破解?今年江西两会,江西省人大代表雷斌建议,多措并举提升从业人员规模和服务水平。
“目前市场上的从业人员,普遍学历偏低、年纪偏大,且上岗前缺乏专业培训,大多只能从事打扫清洁、生活照料等简单工作,但实际上,相比其他群体,老年人更需要护理康复、紧急救援、心理咨询等服务。”雷斌提出,积极支持和引导更多院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对口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同时还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以实操技能和职业道德为重点,全面推行岗前培训,并将从业规范、质量意识、健康卫生、职业道德等要求,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雷斌说,还要完善行业薪酬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人才待遇水平,举办“最美养老护理员”等评选活动,增强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认同感。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领域从业者,江西省政协委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兼病区主任李萍则留意到,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行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一些地方存在仅仅将医疗和养老进行简单连接、缺乏协同联动的问题。
“一些社区和小型养老机构,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一级医院合作,不具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有时由于慢性病管理不到位,甚至会使老年患者的病情延误加重,或是失去最佳康复机会。”因此,李萍建议,加大对养老机构医护人员的财政补贴力度,提升养老医护岗位吸引力。比如,给予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护人员,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的职称评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等待遇。
李萍还提出,要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智慧养老服务进居家、社区、机构途径,鼓励“互联网+”养老服务,打通居家、社区、医院、养老机构等全链条服务场景,拓展就医陪同、入院陪护、生活护理、临床护理、康复管理、心理咨询等多元化服务内容,以及在养老陪护服务中,引入社区志愿者等更多社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