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珮瑜的“京剧小科班”:聚雅音,携同道,授满堂,愿艺彰
上海虹口区四川北路今潮8弄的“瑜音社”是由国家一级演员、余派老生第四代传人王珮瑜创办的京剧工作室自2015年创立以来,“瑜音社”致力于京剧的当代化传播,2022年初搬到这里,京剧国粹在百年古韵的石库门弄堂里继续生根、发芽。
作为“瑜音社”的首家实体概念店,这栋小楼被打造成一个展示传承非遗京剧的复合型文化空间:一楼是面向公众开放的小型京剧博物馆,展示着文武场的乐器、戏楼沙盘、出将入相的秘密;二楼则是面向少儿的京剧培训基地——“京剧小科班”所在处。
秉持“戏影雅韵,登台传艺”的宗旨,三年来,这里始终致力于开展京剧艺术教育、收藏陈列、主题策展、粉丝沙龙、文创孵化等一系列活动,成为了京剧文化传承、推广与交流的新平台。2023年,美国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就来到“瑜音社”,与学员们一起体验“京剧融合课”,并用中文为小演员们叫好。
布局筹备近5年,2021年1月,“瑜音社”的京剧少儿教育品牌“京剧小科班”启动,颇受业内外关注。起名时,王珮瑜斟酌良久。“想来想去,最终是科班二字印入心田。富连成,荣春社……京剧过去百年辉煌都是靠科班培养的人才。”她介绍,“京剧小科班”的培养体系既致敬传统京剧科班口传心授的戏曲教学方式,也参照了现代专业戏曲院校的系统性和模块化设计,同时引入现代儿童教育理念,注重感受、体验以及多学科融合。
自此,王珮瑜也多了一重身份——王校长。从“唱念做打”到“手眼身法步”,体验日时,她经常会且谈且唱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瑜乐京剧课”,生动地讲述京剧艺术的历史渊源、表演技巧和文化内涵。
首轮招募时,27个孩子从百余人中脱颖而出,进行系统的京剧学习。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不过12岁。王珮瑜坦言:“小科班虽以兴趣为引领,但其实选苗子门槛不低,要看孩子的基础条件,个头身姿、长相嗓音、腰腿软度,最关键是模仿力。”并且,考虑到学费不低,加上京剧学习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练习,家长下多大决心、家庭能够给予多少支持也很紧要。“一定要设置门槛,不设置门槛是做生意,设置门槛就是做事业。”
除了周六、周日的教授课程外,“小科班”周二到周五晚上还开放练习班,“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学好京剧不论是练唱还是练功都是一日不可荒废,坚持并不容易。
2023年9月,瑜音社又有了新动作,在小科班基础上新成立了少儿京剧团“瑜音小社”。与此同时,瑜音文化社“梨园传承”公益项目也在同一天启动,未来小演员们还将投入京剧文化传承交流和京剧公益活动,将京剧送到更多需要它的人眼前。
夏蝉冬雪,春华秋实。从踢腿、下腰、跑圆场、拿顶、云手、台步等基本功训练,到熟练驾驭“毯子功”“把子功”“三起三落”“虎跳”“乌龙绞柱”等完整表演套路,再到唱念做打俱全的原创微京剧《坐井观天》《自相矛盾》《精卫填海》...... 2024年11月,这些10岁出头的学员经过一到三年的学习,个个精神利落,登台演绎有板有眼、配合默契。坚持的力量,从一招一式里就能看见。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由京剧的四功五法来演绎,尽显中国古典之美。
目前,有100余名成员正通过“京剧小科班”学习京剧、昆曲等传统戏曲。开班四年来,学员们凭借卓越的专业表现力活跃在各大电视及网络平台,至今已经参与中央电视台戏曲春晚、综艺《戏宇宙》等节目;参与2024年“泉州海丝戏剧节”开闭幕表演;参加各项比赛,佳绩频传,多名学员荣获上海少儿戏剧“小白玉兰”称号、各区艺术节单项奖。而由“京剧小科班”优秀学员组成的“瑜音小社”,以演促学,以戏带功,目前已在湖北罗田、山西长治等多地开展公益演出。
近年来,身处传统行当的王珮瑜几乎全身心投入新时代下的京剧普及教育。线上,无论是京剧电影、录综艺、上晚会、还是跨界金曲、开直播,她都紧跟潮流;而线下,从编撰推出中国首套面向青少年的京剧通识教材,到培养一支成熟的师资队伍“送课进校园”,她也一直致力于京剧的内容创作与传承推广,尽自己所能使更多人“懂”京剧。
2024年4月,上海市教委文教结合项目“王珮瑜戏曲教育人才孵化工作室”在上海师范大学揭牌。这是申城“大中小学校戏剧教育一体化”的一次有益探索与尝试,培养高素质的戏曲教育人才,从而快速推动戏曲教育进校园工程向纵深发展。
12月底,“瑜音社”又传出新校区即将落地嘉定安亭老街的消息。对此,王珮瑜表示,安亭作为戏曲之乡之一,如要在上海市区外寻找一个最具戏曲气质、最有文化积淀的地方,嘉定安亭无疑是首选。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我的理想是打造一间学校、一个演出团和一所研习院,加起来就是‘瑜音社’比较理想的一个状态。研习院还可以给孩子们录唱片,添置服装、行头。”
“聚雅音,携同道,授满堂。愿法科班艺彰。”刻在瑜音社墙面上的这句话,正是如今“瑜音新篇”的注解。从舞台到银幕,从专业到大众,从成人到孩童,从教育到公益,这一步步的脚印,见证着这份自古而来的传统戏曲之美,带着新生力量拔节生长,在时代更迭下,走向世界,走向传承不息的未来。
【对话王珮瑜】:对抗内卷最好的方式是持续创新
澎湃新闻: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专业戏校培养的第一位女老生,你是在什么契机下接触到了戏曲?
王珮瑜:我小时候,其实整体从事戏曲和曲艺的人不多,尤其是青少年。那时候身边的小孩要么是学舞蹈、学钢琴,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少。而我其实从小就是个传统文化爱好者,小时候学琵琶、苏州评弹,再接触到京剧,惊为天人,觉得实在太有能量了。十二三岁时,我接触到老生这个行当。它的扮相、唱腔、表演都很打动我,整体的审美是最符合中国文人雅士、士大夫阶层的喜好和情绪。后来我就去报考了戏校。14岁考入,算是破格录取。
澎湃新闻:京剧上台演绎之前要做什么样的准备?你最满意哪一个塑造过的形象?
王珮瑜:京剧中,要能达到上台表演的标准,首先得千锤百炼。那什么叫千锤百炼?首先是你得练髯口功、练台步,练各种水袖,然后练唱、练身段、练表演,还要和其他角色一起搭戏形成表演默契,最后还要和乐队及各方工种结合再排练。演过一次才算刚摸到门路,而演过十场、二十场、一百场、两百场、一千场以上才算真的会。这确实是需要投入很多很多精力和时间的一门艺术。
我是一个对于舞台表演要求比较高的人。所以在每次演出之前,我都会尽120%的努力做到极致,呈现在舞台上。每个戏的起点不同,每一个我演过的角色,我都很喜欢。
澎湃新闻:在京剧发展过程中,除了保留传统技法外,京剧有哪些创新?
王珮瑜:京剧艺术从初创到发展至高峰,再一路走来到今天,200年的历史中没有停止创新的脚步。尽管现在认为京剧艺术是一门经典的艺术,其实经典不代表不能动。从梅兰芳先生开始,从妆面、服装、配饰、花纹,到后来马连良先生的乐器、文本、导演、唱腔、板式创新,几乎大家耳熟能详的那些经典唱段,在当年都是新的创造。那为何还总是演那些传统老戏?因为它经过了时间的筛选,成为了经典。而学习经典是致敬先贤最好的方式之一。今天,所有的京剧和戏曲艺术的从业者依然在创新。有人在剧目上,有人在声腔技巧上,有人在剧本上,有人在导演手法上,有人在舞美上,都在创新,而我和团队会花很多的精力在京剧的传播方式上创新。对抗内卷最好的方式是持续地创新,京剧等传统应该“返本开新”,但“本不能妄动”。
澎湃新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有什么要求?
王珮瑜:成为一个好的京剧演员,首先要喜欢。如今的时代,孩子们的选择很多,没有说为了讨一口饭吃来学戏,所以撇开所有天赋、身体条件、家庭环境,最终考量的是孩子到底有多喜欢京剧。这决定了能坚持多久、怕不怕苦、会不会厌烦。
其次要有天赋。京剧表演需要的素质通过辨口齿、看腰腿、听嗓音、测音准、试协调,来看节奏、模仿、感悟、举一反三的能力。
再进一步,要成为一个比较顶尖的好角儿,有戏迷热爱,还需要很多因素。只有天赋是不够的,情商、智商都要在线,加上天时地利人和、绝对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以及一点点运气。运气很重要,我运气很好。
澎湃新闻:京剧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珮瑜:对我来说,京剧是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追求。京剧艺术从小给了我励志的动力,很早就将职业、爱好、事业全都聚在了京剧上,它还赋予了我很多额外的收获。这是我最大的幸运,很早就找到了既喜欢,还有点天赋,而且愿意一直努力下去的方向。因为真正感兴趣,才会不遗余力去追寻。
澎湃新闻:当初创办“瑜音社”和“京剧小科班”,初衷是什么?
王珮瑜:我是上海戏校培养的本土专业京剧演员,有机会成长为国家一级演员,现在也成了很多学生的老师。做京剧艺术的当代化传承与传播,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新课题。对我来说,比起培养人才,培养观众初衷可能更早、更明确、更急迫一些。京剧的观演生态在30年间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这十年,受众结构变化很大,年轻观众越来越多,这是我们从业者都愿意看到的可喜局面,也是对我这些年付出的良好反馈。
八年前,我带领的瑜音社团队为上海很多中小学带去了社团课的服务,2018年开始做教材。而十年前看戏的80后、90后粉丝观众,现在成家立业有了孩子,得有一个新的业态承接住这个群体。从酝酿到创办小科班,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艰辛和困难,但我们还是拿到了很好的结果。
现在的重心就是小科班。我们的师资、教学体系已经比较专业,要求也很高。对我来讲,这是个事业,它不是一个买卖。当你看到孩子们一批又一批学有所成,脸上洋溢出那种自信的状态,家长也非常信任,慢慢地小科班做的青少年非专业类的专业教育的价值就逐渐体现出来了。京剧过去百年辉煌都是靠科班培养的人才,就像大家在电影《霸王别姬》里看到的,旧时科班有着很多陈规陋习,这在如今时代自不会再有,但科班里对戏的敬畏、练功之刻苦,还有师兄弟之间既有竞争亦如家人的情感是值得保留的。
从方方面面来说,做青少年京剧艺术的普及和培训非常有价值。每一年的汇报演出我都会请戏校的专家,还有我的老师和师兄弟、师姐妹轮流坐镇,给孩子们打分。我做京剧教育的榜样是原上海戏曲学校的王梦云校长。王校长现在85岁,平时不怎么出山了,但我们孩子阶段性的情况,都发照片和录音给她。她完全没有私心杂念,就是一头扎进去说要为下一代京剧培养点人才,很实在。与其说我们是在培养京剧人才,不如说是为了优化京剧在当下的生态。我希望这里能成为少儿靠近京剧的踏板,沁润于中国古人的一种智慧。虽然将来未必人人都会留在京剧舞台,但这份耳濡目染国粹的美和传统戏曲熏陶的精气神会潜移默化留在学生的骨子里。而其中哪怕有1/10或者1/100能走上专业道路,成名成角儿,也是我们为京剧人才培养做了一份贡献。
澎湃新闻:直播、短视频、虚拟歌手合作、脱口秀,跨界中您让公众看到京剧演员的多面性。你认为,当下应如何吸引年轻人和孩子对传统戏曲感兴趣,甚至走进剧场?
王珮瑜:京剧当代化传播的四要素,包括树立概念、找到观众、生产内容、用好渠道。这是个挺庞大的工程,每个环节都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努力。比如我们在做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通过一些视频类的线上渠道,把感兴趣的人群吸引到线下,希望形成“线上导流+线下深度体验”的模式。而在线下活动中,比如来了一百个观众,可能有二十个小孩有兴趣,十个将来会接触学习,其中有三五个孩子能长时间学下去,京剧会成为这些孩子比较重要的一个兴趣爱好。这个比例就很高了。我们也在过程中教学相长,不断探索京剧产业的创新,推动京剧教育发展。
澎湃新闻:京剧艺术博大精深,并不好学。在教学推广过程中,你觉得目前戏曲教育的难点在哪里?
王珮瑜:关注京剧艺术的人流量依然不够,市场还需要被大量培育。如果说当下钢琴、主持、街舞培训市场不需要培育了,但京剧需要。我们老师会到周边三五公里的幼儿园、小学做地推。现在学校也很缺师资,我在上师大要做的就是戏曲师资的培训计划。好在我们手里有教材,也有一些相对成熟的课件可以教给老师,不过门槛还是很高。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学京剧对培养人的综合素养有什么益处?
王珮瑜:京剧艺术其实包含了非常丰富的元素。就说手眼身法,唱念做打。“唱念”不就类似小主持、朗诵和合唱队培育的素养吗?“做打”不就类似舞蹈和武术吗?小小一出戏里,有文有武,包含四个大类,而且兼顾审美培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赛道,还有比京剧更综合、更全面的美育教育吗?除此之外,可以问问我们老学员,他们的收获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强身健体、协调四肢、调节情绪,增强亲子关系,都体现了艺术的疗愈功能;有的习惯拖拉或者怕疼爱哭,经过学习,锻炼意志品质,性格变得坚强;有的改善了学习习惯,学会了时间管理;还有的由于戏曲的小众,反而在众多才艺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所以,京剧的普及也不需要全民覆盖,只要找到一部分真正热爱的年轻受众就好。去年6月我在国外碰见好几个小戏迷,问他们为什么在国外学戏曲?他们说忽然发现学京剧、学川剧变脸,在国外会变得非常自信,因为那是民族独有的文化。
澎湃新闻:对于青少年传承传统戏曲艺术文化,你有什么期待和寄语?
王珮瑜:“传承传播传统文化之美”不是一句空话。“寓教于乐”也要“寓善于乐”,唱“忠义”之曲,行“仁善”之事,希望新一代能通过京剧领略中国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读懂从而珍惜传统文化瑰宝,更自信地立足传统、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