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时代声浪,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
观众展示青戏节门票。 本文摄影/李晏
2024年9月4日晚,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开幕式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举行。
艺术总监孟京辉。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青戏节的16年,有人来、有人往,而年轻的注视、年轻的心跳、年轻的感觉始终存在,青年戏剧、国际视野在这个舞台上冉冉升起。青年不止于年龄、戏剧不囿于时间,祝福青戏节的未来越来越美丽,越来越青年。”
节目总监李建军。
2024第十七届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于9月4日-10月7日举办。节目总监李建军揭晓了本届青戏节的板块内容及看点。本届青戏节由“戏剧在场”“戏剧在线”“戏剧在读”“戏剧在谈”“戏剧在案”“戏剧在听”等单元组成,将呈现15部青年佳作、30场精彩演出,8个新锐原创剧本、17场读剧表演,3场世界前沿戏剧放映,2场青年戏剧论坛,演出及活动将在中国国家话剧院小剧场、国话先锋智慧剧场、77剧场、小金鱼剧场、莫须有工厂、码字人书店、798CUBE、北京市文联、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元化空间展开。
青年导演、编剧集体亮相。
全新推出的艺术家“一日店长”计划将由青年戏剧人带领参与者在公共空间开展个性化的艺术探索活动,旨在增进艺术家与观众、与城市文化的连接和互动。由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与上海YOUNG剧场联合主办的第三届“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将继续聚力打造京沪双城联动的青年戏剧展演与交流平台。开幕仪式结束后,到场嘉宾、媒体、观众共同观看了开幕演出《时间来到了下半场!》。
《时间来到了下半场!》演出剧照。
突破剧场边界,让生活与思想“在场”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活图景,青年创作者看到了什么、经历着什么、在思考什么?当敏锐的洞察、犀利的表达、自由的创造突破剧场边界,属于当下世界的生活与思想才在剧场里真正存在。“戏剧在场”单元将于未来一个月内集中展演15部国内外青年剧场佳作,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展现不同代际、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青年创作者所关注的问题和探索的方法。
4部作品以未来眼光向传统戏剧题材和形式发出挑战,跨界探索音乐、肢体、木偶、游戏、人工智能等多种元素作为剧场语汇的表达边界。苏小刚导演的《对话》将在莫须有工厂酒吧迎来“感觉与永恒之夜”,以电子音乐、戏剧快闪、先锋肢体打造限时俱乐部的狂欢盛宴;长期致力于戏剧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的导演陈老巨,将带来以“俄狄浦斯王”为故事原型、以电子游戏和脑科学为创作灵感的互动性实验新作《晶体结构》;以密室及游戏剧场为创作方向的导演曾伟力,将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游戏交互机制打造一款名为《有完没完!弗兰梗斯坦!》的跨次元剧场游戏。青年木偶艺术家洪金雕在《千里走单骑》中一人操作四类木偶、二十多尊木偶形象,融合木偶戏、闽南唱腔与独角戏剧,讲述其寻找自我的历程和创新传承的故事。
开幕式现场。
2部纪录剧场作品以对特定社会群体的观察、记录、提问为底本,让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成为故事的主角。赵川导演、草台班制作演出的《家园》延续其诗意纪实的风格,公开招募普通个体加入集体创作,追索最为平常却又坚韧的“家园”命题;王光皓导演、摧毁面包小组创作的《时间来到了下半场!》通过寻访老年足球爱好者并为他们举办虚拟的电子足球比赛,以新世代创作者的视角对话逝去的青春,尝试提供一种理解衰老的方式。青年创作者走出剧场、步入现实,让剧场成为时代与社会的备忘录,以剧场创作回应世界的真实。
3部具有强烈艺术风格和思考力度的虚构作品,不仅将为观众呈现精彩的故事、丰富的视听体验,还将与观众共同参与社会议题的思考和讨论。马岩导演、高原编剧的《我选择出生》设想未来人类能够通过脑波与未出世胎儿交流,深入探讨生命自主权问题;李子依编剧、与邱丹玫联合导演的荒诞喜剧《白犀牛事件》则通过肢体、偶剧、多媒体、实时影像等元素将视角投射于地球上最后两只白犀牛,亦将回应生育与自由、人类的生存与毁灭等关键主题;杨韵可导演、马乙鑫编剧的《游戏暂停》将借由孩子在家庭中的生活简史,剖析社会与个体心理症结的病因。由当代青年女性构成创作团队核心,上述作品将以关怀的目光照亮边缘人群,以构想未来的思想实验,直面当下生活的疑难。
4部具有表达力、想象力和实验性的肢体作品也将与观众见面,让身体与心灵对话,重塑生命的无限可能。在李凝导演的《灵魂身区》中,当肌肉与骨骼相互对抗、相互协调,身体本身已成为充满戏剧性冲突的场域;在江帆和庄稼昀创作的身体独白剧场《杂食动物》中,肢体与语言、展演与纪录、真实与幽默交织出离婚女性复杂的精神图景。朱心韵编导的当代舞作品《向上》从传统醒狮中提炼动作元素,展现“无名之辈”屡次跌落天梯却仍不断向上攀登的生命历程;汤杙导演的《帝寤七日》则取材于先秦古籍《庄子》,以舞蹈书写人类与自身欲望斡旋的寓言。
此外,来自德国的《朱丽叶,罗密欧及其他》和来自波兰的《脏手指俱乐部》将让国内青年戏剧观众与世界青年创作者的声音同时在场,跨越语言与文化,分享艺术、生活与思想。而自2014年创立以来,“48小时V戏剧”已成为青戏节最有挑战性、最紧张刺激的环节。参赛创作者随机抽取题目,在有限的48小时内于指定空间完成命题创作,并在舞台上轮番呈现创作成果,由专业评委与大众评审投票并评选奖项。
开幕式上的演出片段。
凝聚青年态度,回应时代命题
本届青戏节,更多精彩有趣、形式多样的青年艺术活动也将在剧场内外轮番呈现。通过生活与思想的深度对话,在观念碰撞中迸发灵感火花、凝聚青年态度,共同回应时代的命题,畅想未来戏剧、未来世界的可能。
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致敬莫里哀”单元将由青年导演程文明、宋白联合呈现莫里哀经典剧作的环境朗读演出,并结合学者导读、法国驻中国大使馆莫里哀主题戏剧放映等活动形式,为观众带来经典与当代、艺术与学术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
在北京法国文化中心的支持下,“戏剧在线”单元将于南阳共享际剧场惊喜放映来自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的优秀作品,带我们领略世界当代剧场前沿与经典的魅力,绵延深入艺术、科技、哲学等丰富主题,在北京亦能感受遥远的阿维尼翁,精彩不断。
开幕式上的演出片段。
“戏剧在读”单元将关注8位青年创作者的最新原创剧本:李雅婷《时候已到!》、宋白《红香蕉》、姜来《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李璐《如何前行》、李若晨《鲸鲸鲸鲸鲸鲸鱼!》、张茜《7平方厘米下的旅程》、张倚铭《她是九毫米口径》、芽俩《嫦娥宫》,通过在小剧场、高校社团、艺文空间等不同环境面向不同人群的读剧表演,将书面文字转化为剧场呈现雏形,梳理剧本创作中的问题与经验,从与观众的深度交流中寻找作品发展的方向与可能性。
“戏剧在谈”单元将邀请驻节剧评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副教授朱凝主持。她将从创作、观看两个维度出发,与青年剧场创作者、青年戏剧的观众贴近、深入地对话,尝试将青年戏剧创作放置中国乃至国际当代戏剧的语境中思考,建立交流,回答问题。
“戏剧在案”单元,全新策划的艺术家“一日店长”计划将在本届青戏节惊喜启动,今年将由洪天贻、孙铭池、王光皓、杨韵可、宋白等青年艺术家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领域,分别面向公众发起多元化的艺术探索与交流计划。
自2022年启动以来,由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与上海YOUNG剧场共同发起“GOAT构特别青年剧展”在今年将特别设置“戏剧在构”单元,让创排中的佳作以片段形式展演,提前搭建与观众、专家的面对面交互。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YOUNG剧场将推出4台新锐戏剧展演、3部读剧表演、1次深度戏剧论坛,3出“在构”戏剧片段呈现,全方位打造青年戏剧人与戏剧爱好者分享、交流、互动的“戏剧节日”。
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和中国国家话剧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