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成了我们的‘校车’”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09月12日 04:12:04

核心阅读

在福建三明清流县,近 300 名学生搭乘火车,每周往返乡镇与学校。其中,回家乘坐的列车由复兴号担当值乘任务,时速达 160 公里。

学校、车站和铁路部门协同合作:每周提前统计乘车学生名单、开展客流调研摸查沿线乡镇需求、定制公交线路保障学生换乘……多方合力,使孩子们的求学路更加便捷。

" 路隘林深苔滑 ",福建三明清流县,一座被森林环抱的县城。

9 月伊始,清流火车站热闹起来。周五下午 5 点 30 分,站内学生等候区已坐得满满当当。

人群里,背着书包的黄华盛很是兴奋,他说:" 复兴号成了我们的‘校车’。"

黄华盛口中的 " 校车 ",是开行于福建福州与厦门间的 C875 次列车,由全新复兴号 " 绿巨人 " 担当值乘任务,时速达 160 公里。清流县是革命老区,这趟列车在这里站站停车,搭载了近 300 名学生。

火车替中巴,省钱又省时

上学咋还坐起火车?

原来,清流县总面积 182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仅 11.3 万人。山多人少,不少乡镇不设立初高中,学生们得到县城求学。

黄华盛是清流县灵地镇杨源村人,今年刚升入初一,开启了寄宿生活,每周日返校,每周五回家。

地图显示,杨源村距离县城近 60 公里,由于只有盘山县道通往学校,开车需 1 个多小时。

黄华盛说,村里的哥哥姐姐们以前都是坐中巴车上学,得在路边等车。由于班车时间不定,有时一等就是半小时。

这一点,何雨深有体会。作为一名高三学生,她已在外求学 5 年," 现在,村口就有火车站,从坐中巴到坐火车,升级了 "。

改变发生在 2021 年。当年 9 月 30 日,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开通,结束了福建清流等原中央苏区县不通铁路的历史。

依托浦梅铁路,杨源村实现了火车一站直达县城,山区孩子们的求学路多了新选择。

何雨给记者算了两笔账。先看时间账:

以前是步行 + 中巴车 + 公交车,其中步行 5 分钟、中巴车一个半小时、公交车 30 分钟,需要两个多小时。

如今是步行 + 火车 + 公交车,其中步行时间不变、火车平均 27 分钟、公交车 25 分钟,总用时缩短至约 1 小时。

再看成本账:中巴车票价 17 元,火车票价 11 元,耗时更短了,价格却更低。

如今,不仅仅是杨源村,附近 3 个镇、1 个乡的学生们都坐火车上下学。每周日,300 多名学生坐着 K8752 次列车上学,每周五,又乘坐 C875 次列车回家。

校站车携手,畅通上学路

孩子们开开心心坐着火车上下学,他们不知道的是,这背后闯过的制度难关可不少。

第一个难题,是购票。根据铁路部门规定,未满 14 岁的儿童无法单独乘车,儿童票也不能单独在网上购买。但这些孩子们,不少家长外出务工,独自上下学是现实所需。

" 如果孩子们不能单独乘车,许多人就只能继续选择坐中巴车。" 杨源站站长杨云涛说。

怎么办呢?杨云涛将相关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很快得到反馈:对于乘火车通学的学生,由承运人在旅途中承担一定监护责任,未满 14 周岁学生可单独购票。

一场校、站、车的接力就此展开。学校每周提前统计需要乘车的学生名单,及时交给车站。车站为通学学生开辟绿色通道,便捷学生购票,并做好上下车组织安排。列车开辟阅读角等,由列车员提供一定的照看服务。

第二个难题,是列车时刻表。火车要成为便捷上学车,时间点得合适。

杨云涛回忆,最开始,C875 次列车下午 4 点到达清流站,那时孩子们还没有放学。所以,学生们只能坐着火车上学,坐着中巴车回家。

"C875 次列车开行以来,我们不间断开展客流调研,也到沿线乡镇摸查需求。" 福州客运段值班员蒋文雄介绍,该列车每天早晨从厦门开往福州,即刻折返回厦门。列车前后调整了 3 次发车时刻,最终确定在下午 6 点 56 分到达清流站,刚好接上放学的孩子们。

第三个难题,是接驳。因为清流站距离孩子们上学的清流县城关中学、实验中学距离不短。

对此,清流站主动对接了清流县运输发展中心。清流站站长杜刚说,经过多次磋商,多条定制公交线路产生了。

" 我们根据学校错峰放学时间,以及火车站列车开行点,动态加开 6 趟从各校直达火车站的公交车,进一步加密学生客流高峰时段公共交通工具运行频次、延长运行时间。" 清流县闽通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公交科科长李顺生说,现在,火车到站时,公交车已在门口等候。孩子们下了火车就能上公交。

" 铁路帮帮群 "" 车站对接群 ",清流县城关中学副校长王荣生,每到周五、周日,就在这几个微信群里时刻关注着学生们返家返校情况。

服务更贴心,旅途更暖心

" 站长!" 杨源站,列车刚停稳开门,14 岁的杨少深就疾步下车,从人群中挤出来,扑向杨云涛。" 你爸爸还得几分钟才能到,去书架找本书看。" 杨云涛说。

开学后,每逢周五,杨云涛就变成了孩子们的 " 大家长 "。

" 杨站长,女儿的外套还在候车室,就在靠墙的那一排,麻烦帮忙收起来,周日再取。"

" 杨站长,摩托车坏了,晚半小时到,先让娃娃在车站做作业。"

杨云涛认真梳理微信群的信息,需要收拾的东西收起来,需要照看的孩子统一引导到阅读角。阅读角就在车站值班室门口,整齐地码放着《昆虫记》《木偶奇遇记》等书,还提供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

对杨少深而言,杨源站有站长,清流站有小慧老师——工作人员黄聪慧。在清流站上车、下车时,小慧老师都吹着哨子,举着红色引导旗,带领大家排队上下车。

令杨少深印象深刻的还有 C875 次列车上举行的 " 学长学姐大家谈 " 活动。升入初中后,学业更重,杨少深也从走读变成住校。" 车厢里,大家围在一起,学长学姐介绍食堂打饭秘诀、洗衣服诀窍,都可实用了。" 杨少深说。

杨雨林则喜欢跟列车长姜红梅唠唠心里的烦恼," 刚开学爸妈就念叨我要努力学习、不要偷懒,压力好大。"

" 每个人学习方式都不同,只要能按时完成计划,不断挑战自己,就很棒了。" 姜红梅说。

" 先坐公交再坐火车,下了车就能见到妈妈了。" 刚刚分开一周,黄华盛有点想家。

" 有点不一样。" 今年,何雨的求学路不再孤单,弟弟何捷也升入初中,今后的每一周,两人将相伴上下学。

一趟车、一段旅途,串起了车、站、校、生多方。大家因求学而结缘、因友爱而温暖。

《 人民日报 》( 2024 年 09 月 11 日 12 版)

( 责编:牛镛、岳弘彬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