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2万亿,武汉何以强势“逆袭”?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09月12日 16:51:02

过去几年,武汉多次迎来高光时刻。

跃居国家中心城市,成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入选国家“五型”物流交通枢纽,成为全国仅有的6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之一……战略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晋级为中部第一个2万亿GDP城市,成为中部地区唯一的超大城市,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能级、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大跨越。

这些成绩背后,凸显了武汉推进“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努力,更展现了一座超级大城浴火蝶变、勇攀新高地的澎湃动力。

光谷空轨。  陈烨/图

01

创新驱动,武汉何以挑起大梁?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2024 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武汉位列全球第13名,相比2018年上升30位。

而去年底发布的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榜单上,武汉位居全球第10名,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

今年6月发布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由湖北主持完成的通用项目共19项,位居全国第二,创历史新高。

这些获奖项目,几乎都来自于武汉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其中,作为中国科学界桂冠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德仁院士,就来自于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行政楼。   视觉中国/图

无论是全球科技创新集群、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的节节上升,还是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累累硕果,均凸显了武汉作为创新之城的实力,这也是武汉竞逐新质生产力的底气所在。

如果说在10多年前,基建投资和外贸规模决定了城市发展的速度,那么如今在高质量发展时代,创新驱动正在取代要素驱动、投资驱动,新质生产力正在取代传统生产力,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城市竞争的胜负手。

比拼大基建或外贸,武汉或许不及部分西部或沿海城市突出,但在创新驱动方面,武汉却有着多数城市所不具备的科教人才优势。

说起科教人才,武汉最受关注的标签当属“全国在校大学生第一城”。

没错,武汉坐拥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国家级创新平台155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34家、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载体500多个,创新资源之丰富可见一斑。

在校大学生,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后备人才力量,而武汉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2023年,武汉在校本专科生数量超过130万人,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在校大学生;而全市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超过1/3,这一比例超过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过去,武汉因留不住985高校毕业生而备受尴尬,但这一局面正在全面逆转。近年来,随着经济产业崛起,加上持续实施“学子聚汉”工程,仅近三年就留下高校毕业生96.8万人,今年有望留下大学生30万人以上,大学生留汉比例也从最初的40%左右上升到60%以上。

科教人才众多,只能说明资源丰富,唯有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才能发挥创新驱动的拉动力,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

武汉地标新能源研究院大楼“马蹄莲”。  吴文宗/图

如虎添翼的是,武汉本身就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目前正在形成以“光芯屏端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制造和服务、大健康和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965”现代产业体系。

全球首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全球存储密度领先的三维闪存芯片,全球首款临床全数字PET-CT等成功研发,全国首个无人驾驶车完成“万里长江第一跨”,国产大飞机C919百余零部件“武汉造”……武汉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上海不远千里奔赴武汉“反向招商”,虽是“抢企大战”和“抢人大战”日益白热化的体现,但也凸显了武汉高新产业正在全面崛起的事实,部分产业有了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影响力。

武汉这些核心科技领域的突破,正是得益于一流的研发人才、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共同支撑,也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结果。

科教人才与高新产业相互结合,产教融合、产才融合双管齐下,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商业创新齐头并进,从而形成“以教育培养人才,以人才推动创新,以创新驱动产业”的正向循环。

这从武汉的科技企业“金字塔”矩阵就可见一斑。目前,武汉累计培育了1.45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建了594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49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次培育格局。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领军企业等创新主体云集,大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不断汇聚,让武汉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并成为下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有力竞争者。

与代表国家城镇体系金字塔尖的国家中心城市一样,由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科学中心构成的科创“双中心”城市,正是国家科技创新顶尖城市的象征,而武汉已经拿下一张入场券,离“双中心”城市只有一步之遥。

可以说,推动武汉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既是武汉能晋级2万亿城市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更进一步的重要助力。

02

九省通衢,武汉自古以来就是大国交通枢纽。

今年初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强调,要加强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中部地区的大通道格局。

连南接北、承东启西是中部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而集“水陆空铁”为一体,处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钻石”中心,以“通”著称的武汉,自然成了交通强市的领跑者。

此前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列为交通4“极”,形成“6轴、7廊、8通道”的综合立体骨架网络。

四大交通极分别代表华北、华东、华南和西部,处于交会中心的正是武汉。有论者曾以“钻石枢纽”来形容武汉的区位。武汉不只是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两大交通主轴的交会点,也是全国区域物流格局 “五极钻石结构”中心。

武汉的区位优势,首先是交通意义上的,“水陆空铁邮”俱全,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国际性铁路枢纽和场站城市、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城市等定位为一体。

武汉汉口火车站站台。  视觉中国/图

论高铁通达度,位于超“米”字形高速铁路枢纽的武汉,与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世界级城市群的距离都在1000公里之内,高达可通达30多座重点城市,4小时内直达北上广深,堪称一线城市平均距离最近的省会。

“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最重要的南北大动脉京广高铁,与最受关注的东西大动脉沿江高铁,在武汉交会而过,让武汉成为最具含金量的“米字形”高铁枢纽之一。

论物流枢纽地位,通江达海的武汉,先后获批国家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物流枢纽。其中武汉-鄂州联合打造的国家空港物流枢纽,已经成为中部第一大航空货运枢纽。

武汉的区位优势,也是双向开放意义上的,深居中部腹地的武汉,正在成为内陆开放的领跑者。

在外贸为主导的时代,沿海城市由于靠近国际市场,发展如虎添翼。但随着国内国际双循环时代的到来,加上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市市有机场、水运大通道的助力,中部地区正在成为新的开放前沿。

不靠海、不沿边的武汉,正在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欧班列贯通陆上丝绸之路,以天河机场与花湖机场支撑起空中丝绸之路。

武汉琴台立交。 视觉中国/图

在水运方面,2023年武汉港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4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79万标箱,稳居长江中上游港口前列;

在中欧班列方面,(武汉)拥有54条跨境运输线路,辐射亚欧大陆40个国家、117个城市,累计开行总量位居全国第五;

在航空方面,截至8月份,花湖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破10万吨,总量破50万吨,跃居全国机场货邮吞吐量第五、中部第一位。

武汉的区位优势,更是战略意义上的,无论是促进中部崛起,还是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武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均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显然,不是所有中西部城市都能称为战略腹地。只有集交通枢纽、制造中心、科教中心等为一体的地方,方能担起发展“重大生产力”的重任,而武汉恰恰集这些优势为一身。

可见,武汉拥有的并非只是简单的交通区位优势,而是将“九省通衢”的地理优势转化为大通道优势,将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将整体的交通区位转化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聚的“流量”优势。

03

大江大湖大武汉。

近日,国家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在中央层面系统部署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工作,提出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在这场以“绿色”为主题的转型中,武汉走在前列。

万里长江滚滚东流,三千里汉水在此汇流,166座湖泊星罗棋布,江汉交汇,三镇鼎立,“江城”和“百湖之城”由此得名。

“青山绿水”本身就是武汉的城市底色,也是武汉重要的产业符号。

作为老牌工业基地,近年来,武汉一手抓生态保护,一手抓绿色低碳产业,向“新”逐“绿”,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蹚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今年6月,武汉发布《关于加快推动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新时代美丽中国武汉样板。

武汉市黄陂区院基寺水库。  邹幼勤/图

近年来,武汉以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为要求,以打造世界滨水生态名城为定位,以建设美丽武汉、实现绿色崛起为目标,做出了一系列可复制性的探索。

其一,武汉在地区生产总值(GDP)之外,率先推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试点建设。

GDP衡量的是一个地方的产出水平,而GEP则是对生态效益的全面评估,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体现。

2021年4月,国家印发《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制度层面对开展GEP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出目标和要求,随后武汉率先推进GEP核算试点建设,探索特定地域、特定生态产品等GEP核算机制。

其二,武汉借助全国首批碳交易试点省份、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的先行优势,做大绿色金融产业。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既是大国庄严承诺,也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国际上,欧盟祭出全球首个碳排放关税,或将于2026年实施。而在国内,武汉拿下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这一重量级国家平台,成为碳中和时代的领跑者。

以“碳”为媒,武汉不仅打造了碳金融集聚示范区,而且在国内首次举办以碳为主题的招商推介大会,撬动万千产业绿色升级。

其三,传统产业数字化及绿色化改造,与新兴绿色低碳产业培育,两手都要抓。

作为数字经济大市,武汉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8%,背靠强大的电子信息、软件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规划,推进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每年打造智能化标杆工厂10家、智能化示范项目20个、数字化生产线100条。

同时,在武汉“965”现代产业体系中,绿色环保是九大支柱产业之一,氢能则是六大新兴产业之一,这些都是绿色低碳产业的主赛道。

今年初,氢能首次作为前沿新兴产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文支持氢储能等多种储能技术协调发展和优化配置,氢能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产业的城市之一,武汉已具备氢气“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不仅诞生了中国最早的氢燃料电池轿车,也布局国内首条规模化氢能重卡干线运输示范线,有望成为新一轮能源革命的领跑者。

武汉经济开发区车谷。  视觉中国/图

可以说,向“绿”而行,向“新”而行,武汉用行动践行了“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的理念,走出了一条可行的绿色发展之路。

04

2万亿之上,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GDP迈过2万亿大关,是武汉发展史上的关键一跃。而从1万亿到2万亿,武汉只用了9年时间。

其间,武汉扛住世纪疫情带来的超预期冲击,顶住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度过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以制造强市、科创强市重塑增长动能,走出一条相当“硬核”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的武汉,既是中部地区唯一的超大城市和2万亿城市,也是全国仅有的9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且叠加中部崛起、“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内国际大循环、国家战略腹地等多重战略。

这些战略,既是一座城市高城市能级和高战略定位的体现,也意味着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就此而言,武汉崛起关乎的不只是自身,更是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和建设国家战略腹地的未来。

两万亿之上,武汉面临的是“从大到强”的提质升级,也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再升级,更是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再跨越。

国家战略的倾斜、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内陆崛起的大势所趋,给了武汉以新的历史机遇期,借助“三个优势转化”,武汉正在塑造新的未来。

海报设计 郁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