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能帮助提升大众的阅读兴趣吗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10月23日 11:42:02

2024年10月18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青年批评家委员会主办的“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教育”系列工作坊之二:“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与文学传播”工作坊在复旦大学中文系1001会议室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澎湃新闻·上海文艺等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及小红书、播客、B站等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等20余名与会者参加工作坊,围绕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校内外几十余名师生参与活动。

工作坊现场

本次工作坊由上半场的主题发言与下半场的圆桌讨论两项议程组成。上半场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金理主持,他首先介绍并欢迎了与会学者和嘉宾,期待通过今天与主讲嘉宾的对话,以读书博主为切片而更周全地理解当下时代,并回应系列工作坊的总主题。

b站、小红书“编辑渡边”博主渡边以“我如何做起读书视频来”为主题,剖析了b站、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不同的语境和生态,分享了自己做编辑和读书博主初衷和相关经验。他希望能够成为自媒体读书博主里令人信赖的忠实读者,把书送到更多读者手中。

b站、小红书“编辑渡边”博主渡边

小红书“少说话多看书”博主小李从“我做什么内容”和“我分享什么”出发,指出他的创作原则是以轻松为基调,把自己觉得好的内容分享出去。他认为在经营“图书盲盒”和线下书店过程中与各个读者的交流,是获得愉悦感和意义感的最大来源,也从中发现“活的生活”就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生活。

小红书“少说话多看书”博主小李

播客“无边界电台”之“地铁坐过站”主理人btr就播客与文学的可能性展开论述,结合自身探索介绍了播客作为创作媒介、声音与文学、播客作为非虚构等视角下的种种尝试。他还将播客的形式拓展到舞台之上,致力于打破各媒介间的边界。

播客“无边界电台”之“地铁坐过站”主理人btr

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文学出版中心负责人张诗扬谈及新媒体作为开放的文学实践地对图书营销的能量以及对读者接受知识方式的改变。她还提出小红书去中心化的算法带来多种多样的阐释和再阅读,可以带来编辑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交流,出版社能据此做出兼具文学质量和商业效应的书。

上海文艺出版社当代文学出版中心负责人张诗扬

播客“咸柠七”主理人曹柠自白了作为一名读书博主的收获、所遇现象和困扰。他提出快节奏时代下,读书博主要在算法、市场、受众等多方面角力间寻找到平衡点。从平台看来,阅读背后有一套复杂的生产机制,而曹柠从一名纯粹读者的角度出发,将阅读仅仅当作安静的精神活动。 

播客“咸柠七”主理人曹柠

针对以上五位嘉宾的主题发言,几位学者分享了收获与思考。

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王玮旭认为音视频平台拥有与高校文学教育结合的空间,并联系张元济那一代人接触新兴媒介时的现象,通过对照两个时代反思当下。

上海大学文学院讲师唐小林针对文学应不应该承担疗愈的功能,指出文学提供了将私人情感公共化的可能性,在此期间生成的弱共同体联盟打破了原子化的状态,带来拯救的契机和可能性。

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丛子钰指出新媒体工作者的技术困境与流量危机。在议题压倒问题的时代,如果不贴标签就难以获得流量;但写作往往是个体之间的交流,于是现在私人化的写作某种程度上是对这个议题时代潜意识的抵抗。

澎湃新闻·上海文艺主编徐萧认为越是高喊“读书日”的口号、倡导“全民阅读”,恰恰越证明了阅读在这个时代的匮乏。而读书博主从对图书的热爱出发做分享,带来的知识虽然是“二手”的,但如果受众因此愿意亲近书,无论是否接受读书博主的知识,或者只有一点触动,都是值得的。

下半场的圆桌讨论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主持,十余名学者围绕音视频平台读书博主与文学传播的主题,结合一线研究与教学经验展开交流和探讨。

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战玉冰提出在自媒体时代,内容的生产者与受众、评论者之间是没有界限的;其次,他对现在究竟是短暂注意力时代还是长篇幅内容深度时代表示值得商榷;最后他认为自媒体在传播文学的过程中拥有更丰富的可能性。

同济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董赟认为课堂的文学教育与短视频制作有相似之处,即如何在一定的时间容量内把知识包装得更具有吸引力,并且二者同样都是一种文学传播。

同济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昶提到曾经自己对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持怀疑态度,但在今天的分享后,她认识到人的阅读经验在网络时代也是由塑造和去塑造化共同完成的。普通读者的公共文学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同样具有选择性,从而能够实现一种高质量的、多样性的、共同建构的文学生活。

复旦大学中文系青年副研究员吴天舟指出通过抓住流量密码,许多博主尽管变现能力很强,但离文学却很远。同时,他以自己最近在书展上所见闻的新时代“买椟还珠”事件,发现了书本销售与书本原旨间的悖论。他怀疑新媒介的连接是否真实,进而指出理想的状态应当是双向的交流,而并非单向的树洞。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孟醒关注到了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读书博主或者短视频是人们获得阅读资讯的最大来源。除此之外,音视频平台与文学教育的结合一定程度上也刺激着一线教师或者未来从事一线教育的学科语文老师自学能力与信息搜索能力的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陈田珺认为用爆点推书很可能造成一个扩大化的信息茧房,用熟悉的内容将书本不断困在原有认知之中。人与书最终是相遇关系,读书、欣赏书并不是一种知识炫耀,阅读的出发点应当是足够复杂、完整的书本身。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范承梅认为图像音频为文学传播带来巨大力量,新媒介拥有全方位覆盖的网络数字技术与多媒介的组合融合两个特点。尽管会引起忧虑,但它自身的生命力也造成了活跃的、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将今天的话题与“互联网读书人”关联起来,指出互联网读书人能将评论观点鲜明地落实在书本的具体细节上,站在读者角度重视作品对日常生活的表现,并且对文体有着高敏感度。当读书博主成为职业或批量生产后,需要历史化地吸收互联网读书人的优秀特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娜指出读书博主能够创造人与人之间有意味的连接和呼吸空间,让文学介入工作更贴切当代人的情感精神状态和身心安顿需求,并帮助研究者感受碰触到更深的社会肌理。读书博主对人文素养进入时代结构作出了重要的实践与努力。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夏天从新媒介与陪伴需求的角度切入,提出艺术实践可以从播客出发,从陪伴和日常共同存在的空间中产生新的相互感受与相互体验的可能;同时进一步指出陪伴在契合的情感与陌生的经验间的取舍也值得探讨。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刘欣玥曾焦虑于作为文学批评者,应该如何帮助一本书向外延伸到读者手中。读书博主正承担着桥梁的作用,能够做出“读商”的示范,分享一种具有意义感和归属感的精神生活。而对于大学教育而言,文学课堂即使在短平快的时代,也能带来长尾效应。

在问答环节,一名来自复旦大学创意写作研修班的观众向在场嘉宾提问读书博主应该如何在做流量与做我喜欢的之间寻求平衡。播客“咸柠七”主理人曹柠回答说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人们内心的郑重感依旧需要通过阅读得到安抚,这种信任的交托对于读书博主比增长的数字更重要。做自媒体有时候需要两面兼顾,流量焦虑容易使人迷失在算法的海洋,最理想的状态应是村上春树那样,把我喜欢的变成大家喜欢的。

文字整理:谈舒阳

海报设计:朱嘉雯

现场摄影:谢诗豪、周乐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