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焚城》监制江志强:拍一部和香港社会议题相关的灾难片
由潘耀明执导,刘德华、白宇、莫文蔚领衔主演的华语灾难大片《焚城》11月1日全国公映。此前的首映礼上,张艺谋称赞其“特效镜头与灾难镜头做得很好很逼真,很多大场面,填补上了香港电影的空白”,《流浪地球》系列导演郭帆也称赞其带来了“扑面而来的震撼”。
《焚城》海报
故事发生地在香港,某回收厂突然发生大火,在火灾现场惊现大批电子废品。这一事件引发了全港的辐射危机,700万市民的生命安全悬于一线。为了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政府代理特首 Cecilia(莫文蔚 饰)紧急成立危机应对小组,专家范伟立(刘德华 饰)临危受命。与此同时,消防队长黎杰峰(白宇 饰)和他的队友们也义无反顾地奔赴充满未知危险的辐射区域。然而,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政府高层为了防止社会动乱,选择对信息进行封锁。灾难来临时,人性博弈反倒成为影片中最震慑人心的部分,每一次抉择,都将牵动着700万人的性命。
刘德华 饰 范伟立
近年来,香港电影的话题中,传统类型港片式微、扛票房演员青黄不接都已渐成老生常谈。随着香港新一轮现实主义创作浪潮的兴起,一批青年创作者、演员的成长也逐渐受到业内外关注。其中,江志强监制的《梅艳芳》《还是觉得你最好》《毒舌律师》影片,似乎都带着昔日港片熟悉的风味又颇有创新,在票房上也是叫好又叫座屡获佳绩。
江志强,这位华语电影的伯乐,投资过宫崎骏、李安、张艺谋,陪伴着《卧虎藏龙》《英雄》《捉妖记》等影片一路成长。这位金牌监制此次在港片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手笔”。《焚城》涉猎了华语灾难片中的一处空白领域,情节上是紧张刺激的历险,视觉上是惊心动魄的奇观,而整个故事背后的创作初衷,则指向多年前江志强无意看到的一则关于“有毒洋垃圾转运”的真实报道。
看似遥远的灾难其实与每个观众都息息相关,而江志强希望通过《焚城》这部电影,让观众回到电影院感受视听的震撼,也意识到那些潜藏于现实生活中的忧患与温度。
电影上映前,江志强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专访。
江志强
【对话】
《焚城》讲灾难来临时,香港人的应对之姿
澎湃新闻:影片是虚构的,但看起来很有真实的代入感,其中有一些现实的参考因素吗?
江志强:2019年在开发剧本的时候,有一个编剧给我看《时代周刊》转载了16年香港的一篇报道。当时美国政府已规定要求厂家回收电子垃圾,并按照每吨700美元予以补贴。报道中,美国一位研究电子垃圾回收的环保专家,好奇于电子垃圾回收处理后的去向,便在环保收集站共计放下100多个追踪器。半个月后,他发觉有80%的电子垃圾最终来到香港。他联合香港本地的环保人士与香港的记者,追踪发现这些电子垃圾被藏在香港新界,那里有很多神秘的维修厂,守卫森严无法深入调查,甚至听说是有黑势力暗中保护。所以他们推测那些被认为在美国完成回收处理的电子垃圾被非法商人运到香港,拆下其中有用的电子零件后,再将其他垃圾转运到东南亚国家。
这篇报道2017年在亚洲拿了一个传媒报道的大奖,但全香港大部分人都没对此投入关注。我觉得这对我甚至对全香港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所以这次我抓住机会,通过社会议题拍一部灾难大片——报道是真的,但具体到情节是虚构的,因为我想编导一部在视觉上真实、刺激,情节上紧张而带来感动的商业大片。
香港人很喜欢看灾难片,但从来没想过灾难会发生在自己家里。所以我就想拍一部我们香港的灾难片,而且是带有我们自己的社会议题的灾难片。这样的题材有机会吸引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与讨论,因为这不仅发生在香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商业——暂且不论是否合法——将他们的工业废料运向世界各地。我相信这对世界范围内各国而言都具有话题性与吸引力,所以我就着手拍这部电影。
澎湃新闻:消防员救火的故事也是港片很成熟的一个题材了,这一次是让消防队去面对一个危险物质泄漏的情境,算是对这个类型的拓展和创新吗?
江志强:我们通过这个电影描绘的是每一个香港人,不仅仅是包括影片中的消防员,每一位官员、灾难来临时的每位市民,他们都是电影中的元素,也是我们想要表达的一部分。
我们想,当灾难降临到人身上时,假如有一天香港大祸临头,香港人会如何应对?所以《焚城》就是讲香港人应对之姿。我相信当灾难来临时,有一些香港人会站出来,还是愿意挺身而出跟灾难作斗争。当然一旦有灾难,消防员一定是冲在最前线的战士,也是影片中我们花费大量笔墨描绘的群体。
澎湃新闻:除了火场之外,这次开辟了后方决策的新“战场”,这部分还挺具新鲜感的,在设计这部分的人物关系上有浓缩了对香港社会的一些观察和思考吗?
江志强:没有,这是编出来的。虽然是通过一个跟香港相关的社会议题,但其实并没有想借此向香港政府说教一番。剧本创作的出发点仅仅在于吸引观众。
从片中角色来看,除了个别奸商以外,其实所有人都不是坏人。伴随着故事发展,角色在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决定,都在正常人思考范围之内,角色之间观念上的冲突,只是因为双方采取的方法与思维模式不同,并没有针对到某个角色。
澎湃新闻:电影里还描绘到香港各色各样的市民,他们面对灾难时的选择。其实包括《梅艳芳》与《毒舌律师》,近几年安乐公司的电影都想讲述香港的精神,《焚城》中有想对香港精神进行什么样的表达吗?
江志强:电影中有一句对白:你要相信他们。影片中我想表达的所谓香港精神,其实非常简单。即使是灭顶之灾,当灾难降临时,香港人会站出来,香港人是值得被相信被托付的。我希望影片能传递一个信息,纵使香港并没有发生过如影片中所描述那样程度的灾难或事故,但举重以明轻,我希望大家能多关心身边小事,因为每一个你所付出的一点点关心,对香港都会是一个更好的保护。世间总会出现小小的意外,你的保护可能就是对本可能发生的灾难的预防,就是挽救可能牺牲的消防员的生命。我希望通过这部灾难电影,让我们多关注身边的每一个事情。
莫文蔚回归银幕,刘德华永不停歇
澎湃新闻:最近刘德华先生出演电影的频率很高,接连主演多部香港电影。作为香港影坛的常青树,刘德华好像越战越勇。你怎么评价这个阶段的刘德华?
江志强:刘先生是一个永远不会停下来的人,我们都很佩服他。剧本完成后,我心目中最合适的演员就是他,他的形象与剧中角色完美适配。不同之处在于,刘先生经常饰演英雄角色,但《焚城》并不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或者说剧中的英雄其实是老百姓。这跟刘先生以往的电影有所区别。我跟他过往合作过许多电影,他也相信我对剧本的判断,所以我们很快达成合作协议了,包括我们在带年轻演员一事上也很快达成共识。香港现在很多年轻演员都希望与刘先生级别的演员合作互动,我们这几年提拔了百余位新人演员,这也是刘先生与我们的共同愿望。
《焚城》剧照
澎湃新闻:莫文蔚也是阔别许久再次出演电影。过去对于莫文蔚的关注点集中在她的性感与美貌,但这一次所饰演的角色需要展现她截然不同的一个侧面。能否分享一下这次请她出演的故事呢?
江志强:其实莫文蔚和白宇都是我的选择。莫文蔚已经十几年没拍戏了,当时我找她的时候她忙着开演唱会,接到邀约她自己也很惊讶,还问我“你觉得我还可以演戏的吗?”我说,我敢肯定,她未来会越发活跃于银幕上。
年轻的时候我们看到莫文蔚的漂亮,现在年龄有所增长,她身上的气场和剧中政府高官的角色非常搭配。影片的时间发生在1996年与2007年,当时香港政府内部有许多官员是由英国选拔培训而来。而莫文蔚正好也有在英国读书的经历,然后回到香港发展,她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场和剧中角色所需要的非常相似,包括跟刘先生演对手戏时所表现出来的强势。这是选莫文蔚的原因。
莫文蔚 饰 Cecilia
白宇先前跟我并没有过合作,但是我曾经在公司其他人的推荐下看过他出演的剧。我当时选白宇时,剧组里不少人感到震惊,问“白宇是谁?”但影片拍完之后,剧组中多了许多白宇的粉丝。可能现在香港范围内白宇粉丝数量就要超过内地的了。
白宇 饰 黎杰峰
澎湃新闻:安乐这些年在电影主创的选择方面蛮大胆的。之前重用了几位很成熟的编剧转导演。作为灾难片肯定是更重视觉效果的电影,是不是出于此考量,选了原先一直在做摄影师的潘耀明担任导演?
江志强:这几年我也跟他合作了很多电影,包括《梅艳芳》《捉妖记》,都是他担任摄影。潘耀明在拍《捉妖记》时,超过4000个特效镜头都能抽丝剥茧,处理得很好。但潘耀明不单单是一个摄影师,他是有经验有能力担任导演的。他执导过两部电影,我对他的能力非常熟悉。
我当时决定拍《焚城》时,能预见拍摄的难度。虽说全片主要场景集中在回收厂中,但香港根本没有这么大的一块地,只能找五块分布在香港各地的场景,合在一起以达成影片中回收厂的效果。而在这五处场地中间来回调度,这过程非常辛苦,需要能力和经验将其策划清晰,这背后的复杂程度并非一位新人导演能掌握的。
澎湃新闻:《焚城》在香港电影里绝对算是“大制作”了,对于其中的呈现有哪些挑战?
江志强:特效方面,这倒不是体量大小的问题,而在于创意。特效的效果呈现不在于多,更不能喧宾夺主,特效的目的是配合剧情。《焚城》将特效容纳到剧情当中,而且有许多颇具创意的镜头出现,我觉得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澎湃新闻:从你看到那篇新闻报道到最后电影呈现过了好久,而且字幕中有出现五位编剧,所以剧本是经过了很多稿的修改和推翻吗?
江志强:对。你可以想象从开拍到最后经历三年半到四年的时间,所以是有经过无数版改动的。我们花6年到7年拍一部电影也是常有的,比如《焚城》的剧本是在2019年后开发的,《还是觉得你最好》《毒舌律师》也是同时期开发的。开发时间,从第一天写剧本算起,到现在有六七年,但从真正筹备算起的话,应该是三年半左右。
《焚城》剧照
希望观众重拾对港片的信任
澎湃新闻:刚刚提到前些年同时进行的几个项目,包括《毒舌律师》与《梅艳芳》,安乐的电影偏向于现实主义,体量上也更轻巧些。现在大家常说电影大环境不如从前,大制作未必能收获令人满意的票房。去开发《焚城》这样的大制作,在当下这个环境下对投资人来说是不是冒险的?
江志强:我们对于制作体量与预算的考虑,仅仅在于这个题材到底需不需要大体量制作。像《毒舌律师》,这类电影没有必要大体量,因为它的卖点不在于场面,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焚城》不一样。倘若不解释灾难,不大场面地描绘灾难,很难为故事带来说服力。从第一天确定要拍开始,就要有这是一次筹码很大的赌博的心理准备。
但现在如果只想着要谨慎、安全就不做电影了。不论现如今电影市场大环境如何,我们公司只懂做电影一件事,算得上别无选择。所以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题材,就尽一切努力把它做好,做到观众满意为止。这个过程我们需要照顾到诸多方面,无论特效还是音乐,我们都要竭尽全力做到尽善尽美。
澎湃新闻:这几年港片在内地票房表现上不如前几年,今年可能除了《九龙城寨》之外的几部港片的票房都不尽如人意。你作为香港的投资人怎么看待现在香港电影在内地市场的处境?
江志强:确实现在香港电影的处境很困难,很多内地老板都不愿意投资香港电影了。近年来许多港片都没能满足观众所要求的新的东西、好看的东西、不套路的东西。所以观众离开了我们,老板投资意愿下降,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觉得我们香港的电影从业者们需要做到的便是通过一部部质量过硬的电影,将观众们对于港片的信任一部部拾起来。
澎湃新闻:电影中重复出现了一句台词: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您个人最怀念香港电影的哪个时代?
江志强:我从小就很喜欢香港电影,但我个人其实很少怀念过去,我更倾向于思考如何迎接未来或者说迎战未来。因为怀旧对我而言并没有好处,我尽量把过往都忘记,每天起来都思考今天如何做得更好,这是我拍电影的一个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