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闹米荒,游客暴增、极端天气可能都不是根本原因

针对性快速响应 2024年08月26日 18:42:03

界面新闻记者 | 刘婷

日本正在经历一轮“大米荒”。今夏以来,大米在日本供不应求,许多商店自6月底开始就实施限购政策。“大米荒”甚至催生了一个流行词汇:“令和时代米骚动”。令和是日本现任天皇德仁的年号。

业内人士认为,导致这轮米荒的原因有很多,表面上看,可能和去年夏天极端高温导致优质大米减产,以及疫情放开后国外游客暴增导致大米消耗量增加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日本政府长期实施的稻米减产政策。

在海外社交媒体X上,一位身在法国的日本用户“Tatsuya / たつや”周日发帖并附上货架空空的照片说:“我听我母亲说日本现在大米短缺。她说她家里还有一些大米,如果库存吃完了,她就吃面包。”

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关于日本大米涨价的贴子有上千条。一个账户名为“天生富贵命”的用户在8月21日说:“1kg快700(日元)了,咋就是说为啥越来越贵了,这感觉出门炒饭都吃不起了。”按目前的汇率算,700日元相当于34元人民币。

日本总务省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日本大米价格上涨18.0%,为20年来最大单月涨幅。根据农林水产省的初步统计,截至6月底,大米民间库存总量为156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0%,创1999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点。

据日本新闻网nippon.com报道,由于长期以来的少子化、老龄化,日本大米需求量近年来每年减少约10万吨。不过,在截至今年6月的12个月里,大米需求量增加了11万吨至702万吨,为10年来首次增加。

需求增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本国居民囤货增加,二是海外游客暴增。8月8日,日本气象厅发出警告称,从日本中部延伸到西南部的南海海槽发生特大地震的风险增加,这导致部分民众囤积大米。不过,日本当局已于15日解除了预警。

访日外国游客大增是大米需求增长的一个因素。据日本观光厅统计,今年6月,外国游客人数达到313.5万人,创单月最高纪录,且连续四个月超过300万人次。预计今年全年外国游客将突破创纪录的3500万人次。

根据农林水产省的估算,从2023年7月至2024年6月,假设每位游客每餐消费78克大米,每日两餐,来自游客的大米需求量就达到5.1万吨,比前一年(2022年7月-2023年6月)增加了3.1万吨。

不过,农林水产省前官员、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和仁(Kazuhito Yamashita)在接受日本《每日新闻》采访时表示,即使每月300万游客在日本停留一周,并像日本国民一样一日三餐都吃米饭,其消费量也只占总消费量的0.5%左右,产生的影响很小。

从供给来看,去年夏季创纪录的高温和少雨导致稻米空粒、小粒,影响大米质量和收成。根据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局的预测,受去年高温影响,2023-2024销售年度的大米产量将从上年的748万吨降至730万吨。

这一理由在山下和仁看来同样站不住脚。他指出,2023年,日本稻米收成指数为101,与平均年份大致相同。相比之下,1993年“平成时代米骚动”时该指数仅为74。

山下和仁将此波“大米荒”的根本原因归咎于日本政府长期以来的政策失误。长期以来,大米一直是日本人的主食,人们早中晚三餐都吃大米,日本大米自给率几乎是100%。但由于人口减少,以及国民消费习惯逐渐转向面包等主食,日本国民对于大米的需求量减少。为了保证大米价格稳定,日本政府50多年来一直推行稻田“减耕令”,为改种小麦或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稻农提供补贴。在政策刺激下,日本大米产量逐年减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稻米品种培育计划也陷入停滞。

日本经济产业省前官员、庆应大学经济学教授岸宏之(Hiroyuki Kishi)也认为,此轮大米短缺的深层次原因是日本政府的稻米减产政策。据日本媒体SoraNews24,岸宏之在近期的一档电视节目上表示,农林水产省一直在鼓励稻农种植牲畜饲料,这导致大米产量减少。

山下和仁指出,目前全日本只有约60%的稻田被利用,每年的大米产量不到高峰时期1445万吨的一半。

“在严格的长期减产政策之下,日本处于粮食不安全局面,一点点额外需求,比如入境游客增加,就会导致大米短缺、价格上涨这种局面。”山下和仁说。

他建议日本政府彻底废除稻田“减耕令”,增加稻米产量或者引进高产品种,以确保粮食安全,多余的产量则可以出口至其他国家。否则,需求端的任何微小变动都将导致如今的短缺局面。

山下和仁还指出,日本舆论对“减耕令”政策的现状存在认识误区,以为政府在2018年就废除了“减耕令”,但实际上当时只是取消了稻米产量目标限制,对农民的减产补贴仍然存在。

分享